去年下半年我曾發文提出中藥股正處于衰退末期,按球體投資理論小乘選股法來看,中藥股正處于反轉前夜。中藥板塊衰退的原因有四個。
一、中藥抹黑化愈演愈烈
這個前年開始戰火愈演愈烈,近日戰火燒到了阿膠。我會在后文中重點論述。
二、兩票制沖擊原有銷售渠道
因為兩票制推行導致公司營銷渠道調整導致。以前部分產品配送到醫院需要經過多層渠道,兩票制的推行迫使醫藥流通鏈條改革,生產企業必須舍棄沒有掌握醫院終端的渠道,因此失去部分終端客戶,導致產品銷售低于預期。
三、中藥注射液遭禁用中藥股罕見暴跌
2017年10月8日,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印發《關于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意見》。對存在有爭議的注射液提出嚴格藥品注射劑的審評審批,有口服藥的,不再審批注射制劑,并再一次強調要落實注射劑的再評價。其實,在此之前中藥注射液已經受到限用。從步長制藥(丹紅注射液)、紅日藥業(血必凈藥注射液)、益佰制藥(銀杏達莫注射液)、珍寶島(血塞通注射液)、中恒集團(血栓通注射液)等公司業績持續低迷就可見一斑。
所以,步長制藥破發不是沒有原因的,在2013年至2015年期間,丹紅注射液的年銷售金額分別高達41.61億、38.31億和33.6億,合計113.52億。收入占比超過30%,利潤占比更穩居40%以上。中恒集團也跌成翔了,拳頭產品血栓通注射液占利潤比例超50%。紅日藥業股價自己去查吧,7年新低,血必凈藥注射液利潤占比接近20%。益佰制藥股價7年新低,銀杏達莫注射液和注射用洛鉑,利潤占比自己去查吧。
四、醫藥板塊周期性衰退
秦蠡論股:揭秘創業板逆襲真正原因 大跌后如何坐享暴利
球體投資理論認為任何板塊都具有周期性,詳見昨天文章《》。醫藥板塊屬于弱周期板塊,從2015年年中到目前為止。類比于白酒股始于2012年下半年開始的衰退周期。
今天我重點結合中藥抹黑化最新案例揭示頻頻出現的中藥抹黑化是否合理以及中藥股是否還有投資價值。
前幾天有權威部門人士發文,聲稱阿膠不過是水煮驢皮,對貧血沒有任何效果。看到這,一向心情氣合,風淡云輕的我出離憤怒了。大家知道天士力為啥漲不上去嗎?天士力王牌產品復方丹參滴丸是目前治療冠心病的最有效的藥品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李連達曾陸續發文質疑復方丹參滴丸。
早在2008年,李連達即因公開質疑復方丹參滴丸的安全性與有效性,就此與天士力一方交惡,天士力方面認為李連達當時兼任競爭對手白云山和黃公司首席科學家,有打壓競品的利益驅動嫌疑。無獨有偶,2009年初李連達被舉報涉嫌多篇學術論文造假,風波再起,舉報者為祝國光,而彼時祝國光也兼著天士力集團技術顧問一職。
中醫文化之根為道家文化
李連達與天士力之間于是結下了梁子。從2009年起,雙方對簿公堂,2014年9月天津市高院終審裁決原告方天士力勝訴,李連達侵犯其名譽權成立,并處罰金30萬元。不過即便敗訴了,李連達也并未善罷甘休,在一些關鍵環節上,仍然繼續在個人博客發聲,不遺余力的“懟”天士力及其主打產品復方丹參滴丸。
我不是醫學家,復方丹參滴丸的療效機理我不懂,復方丹參滴丸被黑是否有貓膩,股友自己可研究。我重點說一下“阿膠不能補血”的愚蠢言論。因為不好意思,本人恰恰知道阿膠補血的機理。雖然我不是醫生,但中醫文化的根源是道家文化。本人勉強算一個修道者。
中國文化的根本其實是道學,而非儒家文化。道學傳承自上古,并不是春秋戰國時期老聃開創的,他只是個傳承者。上古時期黃帝之師廣成子的《自然經》中“至道之情,杳杳冥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陽機也;圣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陰機也”,“人有三寶:精氣神;知而會用,大道成”。看著是不是有點熟悉?這和老聃的《道德經》異曲同工。中華道家文化傳承自上古,儒家開創于春秋戰國時期,其實也深深地打上了道家文化的烙印。不夸張地說,道家文化是中國文化之根。
中醫文化之根正是道家文化,中醫理論基礎之陰陽、五行、氣血、經略等完全屬于道家文化范疇。《
黃帝內經》是中國醫學第一本經典巨著,也是最重要的中藥經典。而其作者正是道家人物。中醫開創于上古時期,西醫萌芽狀態出現在1543年,以維薩里發表《人體構造論》,建立了人體解剖學為代表。古希臘神話《人類的世紀》將“人類時代分為五代”,第一是“黃金時代”。第二是“白銀時代”。第三是“青銅時代”。第四是“英雄時代”。第五是“黑鐵時代”。一代不如一代,就像中國道家文化上古最真,先秦之后難見真知一樣,越傳越偏。傳承的東西一般都這樣,在代代相傳的過程中往往出現理解偏差,導致最后出現各種派別和見解。按這個規律來看,傳承于上古時期的中醫文化肯定比現代人自己發明研究的西醫文化高深。
人體不是一個零件,而是一個系統。中醫主張從五行、陰陽方面激活人體防御系統,從根本上祛除疾病。而西醫頭疼治頭,腳疼治腳,完全沒有系統觀念。
這導致了西醫治療的一些的疾病經常性復發,因為沒有根本性解決問題。這也正是我們經常在歐美電影中看到一些人經常服用藥物治療頭疼、胃疼等等,甚至有一個場景,一個人突然疼痛難忍,但是常備的藥在冰箱里,他疼的往冰箱那兒爬,爬到途中就死了。沒有根本性解決病源,只有像農民在田地里除草一樣割了一茬又一茬,割草當然快了。而中醫解決問題更像在清理田地附近的草種來源,這樣草種就不會隨風飄入田地,這個過程雖然慢,但能根本性解決問題。
中藥噴子們!你們“美爹”這么喜歡中藥,你沒看到嗎?
西醫解決問題快,但是個燒錢的路數。西醫的終點是中醫,許多對西醫一知半解的人士肯定會譏笑我,只有對西醫了解較深的人才會知道西醫的弊端和局限性。尿毒癥,換血一遍又一遍,靠燒錢祛病。白血病,靠化療摧殘身體來解決…… 西醫的終點是中醫,大家可以去讀讀《人體使用手冊》。其實,馬應龍的痔瘡膏,川貝枇杷膏在歐美號稱神藥,尤其是去年年末世界性流感爆發,西醫無法有效根治,川貝枇杷膏被稱為“神藥”而遭到瘋搶。一瓶300毫升的京都念慈庵川貝枇杷膏在紐約網上售價一度被炒高至70美元。 冬季罹患感冒的紐約普拉特藝術學院的一位建筑師兼設計教授Alex Schweder講起,“我已經嚴重病了一周半,咳嗽一直未停。”他的女友30年前曾旅居香港,便拿給了他一瓶“京都念慈庵川貝枇杷膏”,一服之下見證“奇跡”,“在15分鐘內就開始見效!”演出美國科幻恐怖影片《怪奇物語》的好萊塢演員馬修·莫汀也成為枇杷膏的忠實粉絲,“我超愛它的!感冒已經2個月了,在最嚴重時服用它,情況立刻好轉。”
現在說說“阿膠不能補血”的言論為啥是白癡言論。首先,這句話里面的血指的是西醫里面的血液而非中醫里面的血液。
在西醫里面,血液存在于血管中,血液有兩個主要作用。1、輸送氧氣及營養物質 2、運走二氧化碳和代謝產物。而在中醫里面,氣血本質為一物,氣血并行于經絡中。氣血,是一對陰陽。氣屬陽、血屬陰。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能生血、氣能行血、氣能攝血。血能養氣、血能載氣。簡單地說,氣和血是同一物質的兩種呈現形式,就像水蒸氣和水一樣。在中醫里面,血為氣之母,可以轉換為元氣。西醫里面的血只是氧氣和營養物質的運輸工具。
提出中醫里面的血不是西醫里面的血,是我提出來的。不少中醫學者要搞不清這個問題,把血管錯認為經絡而自我否定。本人能提出這個觀點,是道家真傳所知。我今天就給大家普及一下中醫里面經絡、氣血、穴位與西醫里面血管、血液的相關知識。
氣與血是同一物質的不同呈現形式,氣屬陽,血屬陰,臟屬陰、腑屬陽,氣血不和,陰陽失調,臟腑失養。氣血調和,陰陽平衡,臟腑才能夠保持旺盛活力。了解氣血,首先要建立陰陽平衡、氣血調和的概念。氣血又是互相依存的。氣能生血,血能養氣,氣推動血運行,血承載氣輸布,氣血共同行于經脈之中,布散全身。如《黃帝內經》之《靈樞·本藏》云:“人之血氣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是故氣血和,則經脈流行,營復陰陽,筋骨勁強,關節清利矣。”
從中醫角度來看,氣血足,則人少疾病,長壽。氣血不足的表現:1、出現白發。2、入睡困難,易驚易醒。3、眼珠渾濁,人老珠黃。4、指甲上沒有半月形。5、皮膚粗糙。6、牙齒稀疏、牙齒松動。而從西醫角度來看,血液不足只會導致貧血。
這也正是老年人常常高血壓的原因。最根本的解決辦法是補元氣,讓老年人的血液像年輕人一樣順利流通循環即可。
文字所限,我說簡短點,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以后再深度解讀。我一句話解釋中醫里面經絡、氣血、穴位與西醫里面血管、血液的區別和關系。經絡是元氣導引的通道,穴位為經絡節點,穴位附著血管,穴位中的元氣又是血液牽引的動力,元氣充足血液方能通暢流動。
西醫的終點是中醫,這就像選股一樣,中醫的質地比西醫好,所以我們看好未來的中藥行業發展,尤其是現在中藥上市公司已經開始現代化,雖然摒棄了不少寶貴的東西,但中藥的提取物、藥丸、顆粒等逐漸靠近西藥,療效也比較顯著,比如中新藥業的速效救心丸就是目前心臟病最好的治療藥物,可惜、可惜…… 很少有人知道這是中藥企業生產的,都去拜“美爹”去了。天士力的復方丹參滴丸提取的人參萃取物,屬于中藥范疇,和西藥系統不搭邊。不過我們的中藥上市公司仍然在爭取以歐美最嚴格的標準的認可。稍微出現一點問題,噴子們就抓住不放。西藥難道沒有副作用嗎?難道每次都能藥到病除嗎?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必須警惕!
薩達姆擁有120萬軍隊,美軍登陸伊拉克后一夜消失。
我認為中醫抹黑化并不能扼殺中醫,一方面由于中醫質地比西醫好,一方面因為中醫文化深層次是中國文化之根,道家文化。文化、精神是一個民族的根本。 當年美伊戰爭之前,我看到媒體上透露薩達姆愛看歐美大片我就知道他們抵抗不了多久。不戰而屈人之兵,擊潰精神是滅族最有效的方法。伊領導人及其精銳部隊“共和國衛隊”突然人間“蒸發”的確讓人不可思議。再舉個例子,某個注明拳手衛冕賽的時候選的對手是一個送酒工,這最起碼說明在比賽之前心理上慫了。必須認為到,精神是人的根本,擊潰一人或一國,最先從精神上開始腐蝕。
在布局中藥股的時候,我發現三類股具備反轉基因。1、在大病治療領域具有獨家拳頭產品的上市公司,比如天士力的復方丹參滴丸、馬應龍的痔瘡膏、以嶺藥業的通心絡膠囊、太安堂的麒麟丸、中新藥業的速效救心丸;2、最好是老字號品牌,這樣市場認可度較高,反轉潛力大;3、最近兩年中藥股業績低迷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中藥注射液遭國家限制使用,一個是兩票制影響藥企銷售渠道。那么具有反轉潛力的醫藥股必須有自己的銷售渠道且注射液品種沒有或者比較少。對比發現,在具備前兩個條件的情況下,沒有注射液或較少,且具有自己零售渠道的公司只有天士力、馬應龍、太安堂、中新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