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聞 > 文化 >

          解碼·文化消費升級:博物館 客從何處來

          數據來源:國家文物局

          開欄的話

          票“秒空”的演出、“人從眾”的展覽、新修建的公共設施……這些漸成日常的場景,無一不折射出當下文化市場的火爆、文化需求的龐大。本版今起推出“解碼·文化消費升級”系列報道,關注人們生活中越來越濃的“文化味兒”,循著逛博物館、聽音樂會、追網絡綜藝等迥異卻都走俏的文化樣式,看看文化消費的生長路徑。

          據文化和旅游部統計,2008年至今,我國博物館的數量呈現明顯加速增長之勢。截至2017年底,全國在各級政府備案的博物館達到了5136家,每年新增博物館平均在180家左右。

          觀眾的增長更為驚人,最近3年每年的參觀人次增量都在1億左右,到2018年底博物館參觀人次已達到10.08億。由于觀眾增長太快,今年兩會期間,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國博物館正處于“成長期的煩惱”。面對平均每兩天就誕生一家博物館的速度,有國外媒體稱“中國正在以超現實的規模開辦博物館”。

          年輕觀眾多了

          參觀博物館成為一種生活新方式

          “把參觀博物館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當許多人尚把這句話作為口號時,來自杭州的姚熙遠已經身體力行了10余年。從八九歲開始,姚熙遠利用假期幾乎走遍全國,逛了大大小小上百個博物館。也得益于這個愛好,今年他收到了芝加哥大學人類學專業的錄取通知書。“這些年的積累讓我能很具體地說出申請人類學專業的原因。”姚熙遠說。

          在10余年的博物館之旅中,姚熙遠感受到了兩點變化:一是國內博物館的人氣漸旺,越來越多的家長會帶著孩子參觀,也會更加專注于展品本身;二是國內博物館的多元化趨勢明顯,除了收藏歷史文物的博物館之外,行業博物館也越來越多,“我參觀過一些很有特色的博物館,如礦山博物館、某一菜系的博物館。中國歷史悠久,隨便選取一個方面展示都很有文化內涵。”姚熙遠說。

          南京理工大學大三學生陳金廷同樣是博物館達人。高中時,陳金廷就整理出南京65家博物館的信息,發布在微博上供游客使用。如今一到假期,他常常到博物館參觀,僅南京博物院每年就要去20多次。

          參觀了這么多博物館,除了收獲知識,還有心情。“有時候自己會很急躁,心情會不好,博物館的環境能讓我安靜。”陳金廷說。

          現在像姚熙遠、陳金廷一樣喜愛參觀博物館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各大博物館的參觀者中占比最大的基本都是年輕人。首都博物館一項觀眾調查顯示,18歲以下的參觀者和家人一起參觀的占到了43.9%。陜西歷史博物館的調查也發現,19歲至30歲之間的參觀者占總人數的比重最大,達44.62%。許多年輕人把參觀當地博物館作為出游時的必備項目。

          北京大學文化資源研究中心主任、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張頤武分析,隨著社會教育和收入水平的提升,年輕人對高品位審美活動的需求會越來越旺盛,高品質文化與流行文化緊密結合的趨勢會越來越明顯。

          各地熱情高了

          成為塑造城市形象、吸引游客創收的重要渠道

          和以前比,知名博物館的人氣越來越旺。陳金廷說,現在參觀南京博物院,必須提前一天預約才能參觀。

          “和國外相比,中國的絕大多數博物館都是免費的,這真是一個很大的優勢。”姚熙遠說,“降低了門檻,否則100多個博物館看下來,門票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自2008年博物館、紀念館實行免費開放以來,參觀者的人數就一直呈上升趨勢。目前全國近九成博物館實現免費開放。有專家稱,以博物館為代表的公共文化機構向社會免費開放,堪稱改革開放以來公共文化領域影響最大的惠民政策之一,不僅對滿足廣大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其基本文化權益具有重要意義,也對當代中國博物館事業全面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現在,博物館已經成為塑造城市形象、吸引游客創收的重要渠道,各地開辦博物館的熱情更高漲。江西計劃今年建設10家博物館,其中包括景德鎮御窯博物館新館、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博物館等。據江西省文化廳博物館處介紹,目前江西70余個縣(包括縣級市)里只有6個縣還沒有博物館,“我們的目標是縣縣都有博物館。”河南洛陽提出建設“博物館之都”,計劃到2020年博物館總數達到100家……

          觀眾已經不滿足于單純的游覽和購物,越來越傾向于具有文化內涵的旅游項目,中國人的文化需求正在蓬勃發展。據中國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調查,今年春節期間參觀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和科技館、歷史文化街區的游客比例分別達到40.5%、44.2%、40.6%和18.4%,觀看各類文化演出的游客達到了34.8%。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鄭巖說,公眾有對文化的需求,博物館也主動出擊,借助現代技術手段來滿足社會的需要,這是進步。“現在大家都在微信中曬自己看展覽的照片,這是再好不過的事情。博物館新技術手段的運用,也改變了自身老態龍鐘的形象,令人高興。”鄭巖說。

          思維方式變了

          為了讓文物活起來,放下高冷,變得親民

          姚熙遠的朋友看了文化綜藝節目《國家寶藏》后對國寶落霞式“彩鳳鳴岐”七弦琴產生了興趣,便約他一起去浙江省博物館參觀。到了博物館他們發現,這把在節目里充滿傳奇色彩的七弦琴周圍聚集了大批觀眾。“我覺得,把博物館和電視節目結合起來挺好的,許多原本對博物館不感興趣的人在看了節目以后也會去參觀,這是向大眾普及傳統文化的好辦法。”姚熙遠說。

          一位網友在看了《國家寶藏》后評論:“中國之所以是中國,絕不僅僅因為我們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更是因為我們五千年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這些,不能只讓考古文博專業的人知道,更應該讓所有中國人知道。”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也認為,《國家寶藏》不但改變了觀眾欣賞綜藝的一種態度和感受,也改變了博物館的思維方式。

          博物館“觸電”改變了觀眾對博物館的刻板印象——博物館放下了“高冷”,變得“親民”。軟硬件條件的大幅提升以及社會服務意識的顯著增強,是推動觀眾走進博物館的重要原因。

          讓文物活起來,博物館各出奇招。甘肅省博物館推出一組文物表情包,被年輕人大量下載;湖南省博物館推出“我的假日在湘博”“探險筆記”等系列教育活動,每場活動的預約名額都被搶光;故宮與騰訊合作推出音樂創新大賽,開賽代表作《丹青千里》上線當日,視頻播放量超過2500萬,大賽主題“古畫會唱歌”的微博話題閱讀量破1.2億……

          張頤武說,觀眾對高品質文化的需求一直都在,但以前我們在傳播文化內涵時,有時候顯得直白和生硬,沒有尊重傳播規律。《國家寶藏》《我在故宮修文物》等之所以成功,就是用大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傳遞了高品位的文化內涵,把深厚的文化積累和成熟的綜藝制作模式進行了有機融合。

          展望未來,張頤武認為,隨著文化消費意識更主動的年輕一代的成長,未來中國會擁有更豐富、更有活力的文化形態。

          最新動態
          相關文章
          白象默默作出貢獻被扒出 網友:我們一...
          白象食品出圈了 為有社會責任感的國貨...
          給力!南京城墻博物館成為中國首個ICOFO...
          橫店發放千萬消費券促影視業復蘇 20余...
          風動花開 “二十四番花信風”有何講究?
          不能只靠情懷“裸泳”!實體書店“八仙...
          主站蜘蛛池模板: a级片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人在线视频| 被合租粗糙室友到哭|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盗摄|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欧美| 欧美成人免费全部色播| 内射白嫩少妇超碰| 高清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猛交 | 免费高清在线爱做视频| 黄瓜视频官网下载免费版| 国产香蕉一本大道| 一区国严二区亚洲三区| 日韩一区二区三|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男的把j放进女人下面视频免费| 天天操天天摸天天舔| 动漫无遮挡在线观看| 91香蕉视频黄| 成人福利视频导航|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韩国v欧美v亚洲v日本v| 插插无码视频大全不卡网站| 亚洲AV无码精品蜜桃|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网| 色综合综合在线| 国产成人精选视频69堂| 久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 蜜桃成熟时仙子| 国产盗摄女厕美女嘘嘘在线观看| 99精产国品一二三产|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入口| 国产毛片哪里有| 91福利免费视频| 女人18毛片a级毛片免费视频| 久久一区不卡中文字幕|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 国产精品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久久这里精品国产99丫e6|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综合在线| 人妻aⅴ无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