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聞 > 文化 >

          好消息!中國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

          鳥瞰良渚古城遺址。蔣洋波攝(人民視覺)

          良渚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伍宗保攝(人民視覺)

          核心閱讀

          在第四十三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良渚古城遺址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我國世界遺產總數居世界第一。

          良渚古城遺址是全人類共同的寶貴財富。20余年申遺路,伴隨著在文物保護和經濟發展之間找準平衡點的不懈探索,也推動著考古學研究和國際交流不斷深入。

          申遺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利用。申遺成功后,如何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遺產精心守護好,讓歷史文脈更好地傳承下去,這場“接力長跑”還將繼續。

          當地時間7月6日,良渚古城遺址成功申遺的消息,從在阿塞拜疆舉行的第四十三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傳來。

          7月7日,良渚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網上預約系統上線,“搶”到首批預約名額的訪客,從8日起有望進入這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以考古為特色的遺址公園,遙想5000年前建在水鄉澤國的良渚古城。

          7月中旬,“良渚與古代中國——玉器顯示的五千年文明”特展也將在故宮博物院武英殿開展,展期持續3個月。來自全國各地的200余件有關良渚文化或受良渚文化影響的玉器,將集中亮相。

          “后申遺時代”,如何把文化遺產精心守護好,讓歷史文脈更好地傳承下去,也吸引了更多關切。

          考古發現

          古城遺址規模龐大,出土玉器制品精美

          良渚古城遺址是中國20世紀的重大考古發現。

          良渚古城遺址因最早在杭州余杭區良渚鎮發現而得名。1936年,施昕更先生在良渚鎮進行首次發掘。此后,考古學家對良渚古城遺址不斷研究并證實:距今5300—4300年期間,在中國南方的長江下游環太湖流域曾經存在過一個良渚文明。

          經由數十年考古發掘,良渚古城遺址逐步顯露驚人面貌:面積631公頃的城址,由宮殿區、內城與外城組成,規模宏大;庫容量4600萬立方米的外圍水利系統,由谷口高壩、平原低壩和山前長堤的11條人工壩體,以及天然山體、溢洪道構成,是中國迄今發現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遺址,也是目前已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堤壩系統之一;保存良好、具有代表性的墓地有瑤山、反山、姜家山、文家山和卞家山5處。

          玉器文明是良渚文明的又一重要特征,種類豐富,許多還雕有精細的紋飾,達到中國史前治玉水平的高峰。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劉斌介紹,反山遺址出土器物包括玉、石、陶、象牙等珍貴文物1200余件(組),玉器占90%以上,瑤山遺址出土隨葬品754件(組),其中共出土玉器678件(組)。

          “良渚古城遺址的發現,證明良渚文化已經進入了成熟的國家文明階段。”中國考古學家嚴文明如此認為。英國知名考古學家科林·倫福儒曾認為:“如果放在世界的框架上來看,良渚把中國國家社會的起源推到了跟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和印度文明同樣的程度,幾乎是同時的。”

          良渚古城遺址的考古成果改寫了中國歷史,也改寫了世界歷史,全國統編中學歷史教科書已將良渚文化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源頭之一。

          申遺之路

          協調推進保護發展,參與國際交流合作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申遺逐步提上日程。1994年,良渚古城遺址被列入中國申報《世界遺產名錄》預備清單。2017年,明確了良渚古城遺址“良渚古城+瑤山遺址+良渚古城外圍水利系統”的申遺范圍,包括遺產區14.3平方公里和緩沖區99.8平方公里。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良渚申遺顧問陳同濱表示,申遺是為了更好地保護良渚古城遺址,并向世界展示中華文明的燦爛與輝煌。

          伴隨著“道阻且長”的申遺路,對良渚古城遺址的綜合保護持續推進。杭州遵循“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探索遺產保護和民生協調發展的新路。遺產區內,以現有自然生態為基礎,對歷史環境修復凈化、美麗提升。遺產區外,注重良渚文化基因在新型城鎮化中的傳承導入,以文創和旅游為主要產業,發展有歷史記憶、地域特色、產業活力的美麗城鎮。

          2000年以來,浙江決心用兩年時間關停良渚古城遺址周邊的31家石礦。昔日的采石場、化肥廠,如今已成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余杭區還廢棄了橫穿莫角山宮殿區的老104國道,在該區塊600余畝空地覆蓋綠植。

          “2013年以來,占壓遺址本體、影響遺址本體安全的建筑物基本搬遷、拆除,并復耕復綠,極大減少了對遺址本體的干擾。”杭州市委常委、余杭區委書記張振豐表示,既要保護大遺址在現代化、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中不受破壞,又要讓群眾共享保護和發展的紅利,“良渚探索”努力在文物保護和經濟發展之間找準平衡點。

          考古學研究和國際交流也不斷深入。杭州良渚古城遺址管理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張俊杰說,良渚古城遺址考古與保護中心組建后,管委會出資建設近5000平方米的考古基地,累計投入數千萬元勘探經費。此外,杭州市還推動良渚古城遺址考古、保護、展示項目的國際參與和交流互動。

          后申遺時代

          技術創新助力傳承,面向公眾開放展示

          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后,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在世界遺產大會上表示,中國將一如既往地做好世界遺產的保護管理工作,同時進一步加強與相關國際組織的深度合作,在世界文化遺產領域承擔更多的責任,與各國人民一道,共同守護好人類共同的文化家園。

          “后申遺時代”,如何在良渚古城遺址的保護、傳承、研究和利用等方面有所突破?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周江勇提出3個關鍵詞:保管員、研究員、推廣員。

          當好良渚古城遺址的“保管員”,持續完善保護規劃和管理體系,創新運用5G等技術加強對遺產區的動態監測。當好良渚文化的“研究員”,開展重大考古項目,推進重點研究課題,把蘊藏其中的文化基因、文明記憶、民族精神挖掘好、梳理好、闡釋好,向世人更好展示全面真實的古代中國和現代中國。當好良渚文明的“推廣員”,積極探索和創新活態利用的有效路徑,用現代語言講好傳統故事。

          作為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傳承的積極探索之一,良渚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已開始向公眾有限開放。

          “地下氣象萬千,地面土丘一片”,像良渚古城這種不好直觀呈現的遺址,其保護展示一直都是業內公認的難題。而且,地處江南潮濕地區,受氣候、土壤等自然因素影響,良渚古城遺址特別是考古發掘現場的保護難度較大。針對這些難題,良渚古城遺址探索“現場+場館”的綜合展示體系,嘗試用復原展示、科技展示、影像展示和標識標牌系統展示等手段,分類分片開展古城遺址的現場保護展示,力求讓普通訪客也覺得“有看頭”“看得懂”。

          最新動態
          相關文章
          白象默默作出貢獻被扒出 網友:我們一...
          白象食品出圈了 為有社會責任感的國貨...
          給力!南京城墻博物館成為中國首個ICOFO...
          橫店發放千萬消費券促影視業復蘇 20余...
          風動花開 “二十四番花信風”有何講究?
          不能只靠情懷“裸泳”!實體書店“八仙...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精品欧美精品中文精品| 美女网站在线观看视频18| 婷婷色香五月综合激激情| 亚洲人成77777在线播放网站| 老色鬼久久亚洲av综合| 国产精品对白刺激久久久| 一级人做人爰a全过程免费视频| 最近中文字幕大全高清视频| 亚洲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蜜桃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 | 抱着cao才爽| 亚洲a∨无码男人的天堂| 玛雅视频网站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主播在线观看| 草草影院www色欧美极品| 天天舔天天操天天干|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 | 国产一区中文字幕| 4455永久在线观免费看| 大片毛片女女女女女女女|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免费|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 波多野结衣教室| 吃奶摸下的激烈免费视频播放| 91亚洲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资源网| xxxxx做受大片视频免费| 无翼乌全彩绅士知可子无遮挡|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软件| 毛片大全免费观看|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快点| 草草影院www色欧美极品|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 91香蕉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好紧好爽好大好深在快点视频| 丰满少妇作爱视频免费观看|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高清中文字幕网| 亚洲砖码砖专无区2023| 真实国产乱子伦对白视频37p|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观看地址| 高清一本之道加勒比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