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周一,美國黑人女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在紐約過世,享年88歲。據《衛報》6日消息,克諾夫出版社在周二公布的一份聲明中證實,莫里森周一晚間在紐約蒙特菲奧爾醫療中心去世。
綜合媒體報道,托尼·莫里森本名克洛伊·安東尼·沃福德,1931年出生在俄亥俄州的洛雷恩。莫里森是世界文學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并為記錄非洲裔美國人的聲音作出了巨大貢獻,其代表作品包括《最藍的眼睛》、《所羅門之歌》、《寵兒》等。《衛報》稱,由于被編入全美各地的高中教學大綱中,她的作品已成為美國生活的一部分。
莫里森一生獲得過許多文學獎項,其中包括國家圖書獎、國家圖書評論獎、普利策獎,以及1993年諾貝爾文學獎。
網友評論
人物簡介
托尼·莫里森,美國黑人女作家,20世紀60年代末登上文壇,其作品情感熾熱,簡短而富有詩意,并以對美國黑人生活的敏銳觀察聞名。主要作品有《最藍的眼睛》(1970)《蘇拉》(1974)《所羅門之歌》(1977)和《柏油娃》(1981)等。她所主編的《黑人之書》,記敘了美國黑人300年歷史,被稱為 “美國黑人史的百科全書”。1989年起出任普林斯頓大學教授,講授文學創作。莫里森的主要成就在于長篇小說方面,她的作品被認為具有極其豐富的想象力和詩意的表達方式。托尼·莫里森199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她是文學史上第一位獲得諾獎的黑人女作家。
托尼·莫里森主要文學作品
長篇小說
* 《最藍的眼睛》 (The Bluest Eye, 1970 )
* 《秀拉》 ( Sula ,1974 )
* 《所羅門之歌 》 ( Song of Solomon, 1977 )
* 《柏油娃》 ( Tar Baby, 1981 )
* 《寵兒》 ( Beloved, 1987 )
* 《爵士樂》 ( Jazz, 1992 )
* 《天堂 》 ( Paradise, 1999 )
* 《愛》 ( Love, 2003 )
* 《恩惠》 ( A Mercy, 2008)
* 《家園》 (Home, 2012)
* 《上帝救救孩子》(God Help the Child,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