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學會執行顧問、中國藝術研究院原副院長薛若琳
傳統文化藝術如何傳承,如何吸引年輕受眾一直是人們關注的話題。今天上午,中國戲曲學會、河南豫劇院在鄭宣布加入短視頻藝術普及和全民美育“DOU藝計劃”,與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抖音一起,探索短視頻戲曲藝術傳播傳承,以培養戲曲觀眾、打造戲曲未來,讓已變成小眾藝術的戲曲回歸大眾藝術本位,讓更多年輕人成為戲曲愛好者、傳承者。
據介紹,為號召藝術家和藝術愛好者積極創作藝術類短視頻,“DOU藝計劃”將為包括優質戲曲短視頻創作者在內的優質藝術短視頻創作者提供“抖音藝術推廣官“認證。此前,計劃已經針對藝術類短視頻創作者推出了長視頻權限、定向流量池等激勵政策。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7月,抖音平臺上戲曲類短視頻數已超167萬條、播放量超68億。以平臺2018年6月發起的“誰說戲曲不抖音”挑戰賽為例,參與該挑戰賽的短視頻播放量超過了7.4億;而闡釋變臉技藝的流行歌《說唱臉譜》,在抖音上超過98.6萬人使用。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廳長姜繼鼎
“這種大眾被抖音激發戲曲興趣的趨勢非常可喜。”中國戲曲學會執行顧問、中國藝術研究院原副院長薛若琳表示,現在的戲曲觀眾,老年人多,青年觀眾少,讓原本雅俗共賞的大眾藝術戲曲變成了“曲高和寡”的小眾藝術。“抖音在這種背景下,行之有效地開展了戲曲傳播,給了我們戲曲人很大的驚喜,我們非常珍惜這種驚喜,更希望通過我們的專業,將這種驚喜持續發展下去。”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廳長姜繼鼎表示,應鼓勵和扶持優秀傳統戲曲藝術創作者,在短視頻平臺上持續產出弘揚中國傳統戲曲藝術內容,在繼承中求創新,以新形式、新內容讓傳統戲曲藝術更富生命力,增強年輕用戶對于中國傳統戲曲藝術的認知和認同。
豫劇起源于河南,是中國戲曲的重要劇種。數據顯示,豫劇相關短視頻在抖音平臺播放量超過了5.1億,點贊量超2032萬。其中,參與“唱豫劇”挑戰賽的短視頻總播放量就超過1373萬。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河南豫劇院黨委書記汪荃珍認為,抖音的低門檻,讓每一個觀看豫劇演出的普通人,都可以拍攝一段短視頻,進行豫劇內容的藝術生產,抖音的用戶基礎,讓每一個觀看這些豫劇視頻的用戶,都可以場景化的、動感的感受豫劇的魅力與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