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中國的寶藏》中文版發布會在北京舉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編務會成員薛繼軍與BBC 世界新聞頻道代表、故宮博物院等8家博物館代表,共同為該片啟播。據悉,《中國的寶藏》中文版將于1月10日起在CCTV-9每晚8點播映。
紀錄片《中國的寶藏》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出品,央視紀錄國際傳媒以國際合拍、合作的方式與BBC世界新聞頻道、英國野馬制作公司制作。中英合拍制作團隊歷時1年,行程7000多公里,走遍8座中國城市,拍攝了8家博物館,5個世界文化遺產,20多件頂級文物。紀錄片試圖從中國人的現代生活中捕捉到回響,尋找古代文明的現代傳承。
據介紹,《中國的寶藏》共6集,每集25分鐘,呈現現代中國生活的多個側面,分別是家族、藝術、都會、制造、科技和飲食。節目邀請英國著名節目主持人阿拉斯泰爾蘇克帶領觀眾踏上博物館尋寶之旅,他對中國歷史十分著迷,正如他在節目一開始就提到,“驚奇于她的美和數千年文明的深度……如果不了解中國的過去,就不可能真正了解今天的中國”。
會上,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召集人莊殿君介紹,“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BBC結合各自優勢資源,在符合國際傳播規律的內容創制和傳播理念上的合作,是兩國主流媒體進一步深化合作而進行的有意義的探索”。
紀錄頻道副總監史巖和BBC世界新聞頻道專題部責任編輯艾瑪·迪亞斯女士分享了合作感受。史巖表示:“此次首次與BBC世界新聞頻道的合作非常成功,希望未來我們共同努力,找到中國觀眾和海外觀眾共同感興趣的題材,聯合攝制,共同播出。”艾瑪·迪亞斯希望以《中國的寶藏》為起點,未來尋求更多題材的項目合作。
《中國的寶藏》英文版已于2019年10月在BBC世界新聞頻道面向全球首播,為BBC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65億戶家庭呈現中國頂級文物的故事。同時,BBC.com/reel網站上線了該節目的短視頻,BBC Culture上也刊登了節目主持人阿拉斯泰爾的一篇關于良渚文化的文章,同樣獲得高度關注。超過30家的中國、英國、意大利、法國媒體也對節目進行了報道。
據悉,《中國的寶藏》拍攝了20多件稀世珍寶,包括故宮博物院的大禹治水圖玉山、趙孟頫《秀石疏林圖》,上海博物館的大克鼎、青花瓷器,陜西歷史博物館的章懷太子墓壁畫《客使圖》、三彩載樂駝俑,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兵馬俑,浙江省博物館的寧波萬工轎、玉琮,遼寧省博物館的萬歲通天帖,湖南省博物館的馬王堆漢墓漆器,良渚博物院珍藏的良渚文化遺存等,共同為海外觀眾呈現了一幅豐富多彩的中華歷史文化圖卷。
《中國的寶藏》國際合作的成功,推動了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與BBC世界新聞頻道的深度合作。發布會現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央視紀錄國際傳媒有限公司與BBC世界新聞頻道、英國野馬制作公司四方共同簽署了《中國少年足球夢》項目合作意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