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綜合統計,5月1日至5日,作為旅游大省的江蘇接待游客總量達3537.57萬人次,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增長11.06%,同比增長154.2%;實現旅游總收入301.13億元,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增長12.03%,同比增長160.68%。
一邊開發精品線路、豐富文化旅游產品,一邊做好疫情防控、提升安全服務保障,“五一”江蘇文旅市場經受住考驗,有力滿足本地居民和來蘇游客出游需求,為“后疫情時代”全面振興文旅市場開了好頭。
文旅市場全面復蘇,反超疫前水平
“五一”期間,全省文旅市場實現全面復蘇,假日經濟蓬勃發展,市場環境安全有序。
人氣旺,成為假日里游客最直接的感受。南京市文旅局相關數據顯示,初步測算,“五一”期間作為旅游大市的南京共接待游客527.82萬人次,相比2020年同期增長126.89%,較2019年增長5.84%;實現旅游收入50.50億元,較2020年和2019年增長141.9%、15.26%。其中,4A級以上景區接待國內外游客413.87萬人次,累計實現營業收入7500萬元以上,較2019年實現正增長,全面反超疫情前水平。
“五一”期間,各市重點景區依舊是“引流大戶”,恢復往日熱度。南京中山陵、蘇州園林、無錫黿頭渚、常州恐龍園、揚州瘦西湖、連云港花果山等知名經典景區依舊是外地游客觀光首選。夫子廟持續躋身全國熱門人文古跡榜單前列,累計接待游客146萬人次。中山陵景區百度搜索指數持續攀升,創近一年來新高,累計接待游客76萬人次,較2019年基本持平。
新晉“網紅”景區同樣人氣滿滿。南京金牛湖景區推出登山節、露營節、飛人表演、風箏賽、Live音樂秀、百里畫卷等系列主題活動。金牛湖野生動物王國則將國際大馬戲、海獅互動、佤族風情、鸚鵡表演、百鳥朝鳳五大表演秀升級,5天接待12.6萬人次,成為當地新的旅游熱點目的地。
新景區、新產品豐富多彩,甫一推出就大受歡迎。泡溫泉、玩游戲、享美食……“五一”期間,如東小洋口旅游度假區投資5億元的林克斯溫泉水世界樂園正式開園,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打卡”。 “五一”假期,當地迎來文旅項目的集中亮相,林克斯溫泉水世界、栟茶古鎮等文旅項目均以全新面貌“重磅回歸”。
1日上午10點,南京首條濱江游輪——擁有四層內部空間的“長江傳奇”從五馬渡碼頭緩緩開出,載著近300名游客開啟它的首航。這不僅是南京濱江旅游“零的突破”,更標志著南京旅游從“秦淮河時代”走向“揚子江時代”。
南京園博園延長試運營期,“五一”接待游客14.15萬人次,表現勢頭強勁;溧水無想水鎮重啟地方傳承千年的“四月朝盛會”,組織水幕燈光秀、無人機天燈表演,前四天接待游客5.3萬人次。牛首山金陵小城燕集里投入試運營,打造夜間旅游演藝新業態,共接待0.6萬人次……在南京,一批旅游新產品集中推出,市場反響強烈,成為當地新的旅游熱點目的地。
就在節前,省文旅廳啟動“水韻江蘇·開往春天的列車”首發活動,圍繞省內高鐵線路定制線路產品,向全國游客推出“江蘇高鐵環省游”。除了圍繞一個“新”字,各級文旅部門以“優”字為本,紛紛推出豐富優質的產品活動,深度參與“水韻江蘇·有你會更美”文旅消費推廣季活動,促進文化和旅游消費提質擴容,滿足了游客多元需求。
紅色游成市場亮點,開辟更多“第二課堂”
重溫紅色印記、追憶崢嶸歲月,今年是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五一”假期,紅色旅游當仁不讓成了旅游市場最亮底色。隨著紅色主題游覽熱度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游客尤其是年輕游客成為紅色展館和紀念地的新客源。
為慶祝建黨百年,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南京雨花臺、淮安周恩來故里、徐州淮海戰役紀念塔以及鹽城、句容、盱眙、溧陽等地的新四軍紀念館推出紅色研學、專題展陳等活動,迎來大批參觀群眾,成為中老年人重溫激情歲月、感懷時代變遷的體驗地,年輕人聆聽紅色故事、致敬革命先烈的“第二課堂”。
據統計,“五一”期間約有30萬游客前往“中共代表團梅園新村紀念館—八路軍駐京辦事處紀念館”等10條紅色精品線路,其中雨花臺烈士陵園景區更是以14萬人次的接待量高居全省紅色經典景區前列,紅色旅游正實力“圈粉”。
不僅紅色旅游的需求變大,供給也更為多元,內涵更加豐富。
紅色旅游作為細分產品,成為不少旅行社的重點項目。4月29日,一支由江蘇省文旅廳主辦、攜程集團承辦的“水韻江蘇·紅色之旅”金牌領隊計劃首發團啟程。從4月至7月,每月探尋一條特色路線,帶領游客走遍江蘇13個設區市4條紅色旅游精品路線,學習感受周恩來精神、雨花英烈精神、新四軍鐵軍精神、淮海戰役精神這些孕育于江蘇大地的革命精神。
作為革命老區,宿遷用心打造“行動課堂”,充分融合黨史學習教育與紅色旅游,一場場紅色記憶之旅直抵人心;南京湯泉街道龍井社區,一條2.5公里的微縮版“長征之路”,成了當地節日里的熱門景點;如皋市博物館“郵票上的百年黨史”主題展開展,300多枚郵票定格百年黨史高光時刻;常州三杰紀念館秋白初心劇場的《白菊花》、太雷信仰空間的《那年青春正熱血》、代英奮進書會的《致青年書》等“沉浸式”情景演出,成了當地文旅“爆款”……
創新“紅課堂”、綻放“紅風景”、講好“紅故事”,假日里,還有一批批紅色文藝作品走向全國,紅色旅游讓“紅色火種”在江淮大地發出新芽。
看戲逛展成“日常”,文旅融合走向縱深
江蘇有著豐富的文化遺存。假日里,充分挖掘歷史文化內涵的文化類景區大受歡迎。
據統計,南京城墻景區接待游客和營業收入實現雙超2019年同期。“好吃”“夜景”“好看”成為牛首山文化旅游區微博熱搜提及頻率最高的詞匯,其間累計接待游客12.75萬人次,較2019年增長7.8%。大報恩寺遺址公園全網搜索指數較全年平均水平上升32.4%,累計接待游客4.03萬人次,較2019年增長24.5%。
這個“五一”,大批游客特地趕到江蘇各地文旅集聚區“打卡”,沉浸文博場館、探尋城市文脈。江蘇省美術館推出《東方神韻——中國經典美術片作品及文獻展》;南京圖書館推出《中共黨史上的第一——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特展》……僅一條南京長江路上,各大文博場館就推出了豐富多彩的活動。“五一”期間,南京市博物總館展會多樣,古今中外文化交融,文旅融合相得益彰,5天共接待游客11.77萬人次,相比2019年增長21.1%。
逐漸興起的“非遺熱”,也讓非遺旅游成為很多游客的出游“支線”。在南京牛首山、無錫拈花灣、鎮江西津渡、鹽城東臺西溪、南通唐閘古鎮等地,各具特色的“非遺活動”輪番上演、“非遺集市”精彩紛呈,“沉浸式演出+行進式夜游”亮點迭出,廣受觀眾歡迎。
南京文藝綜合形象平臺“金陵大劇場”的數據顯示,從5月1日至5日,南京每天均有10場左右的演出,涵蓋各種類型,滿足不同年齡層、不同愛好觀眾的需求。購票平臺相關工作人員透露:“這個假期,南京演出市場十分火爆,購票人群中外地觀眾占了七成左右。”
南京溧水咪豆音樂節、南京草莓音樂節、常州武進太湖灣音樂節等大型現場演出,江蘇大劇院、常州大劇院等地舉辦的“江南之春”音樂節、戲劇舞蹈演出季……“五一”期間,豐富的各類戲劇、演出,為廣大文藝愛好者提供了多種選擇。
從假日文旅市場看,隨著對“文化+旅游”理解的深入,文旅融合正走向新階段。
“希望的田野”同樣迷人,鄉村旅游持續升溫
假日里,鄉村轉轉日漸成為休閑好選擇。“五一”期間,全省鄉村旅游監測點共接待游客1104.13萬人次,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增長36.75%,同比2020年增長126.37%。縱觀“五一”旅游市場,鄉村游大放異彩之余,也呈現出品質游需求增多、供給服務更豐富多元的新特點。
體驗湖光野趣,感受楊樹文化……5月1日,一場“水韻江蘇 醉美泗陽”2021年千車萬人游泗陽活動在被稱為“中國楊樹之鄉”“平原臨海之都”的泗陽舉行,游客們一同走進成子湖旅游度假區, 饒有興致地參觀了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特色展覽,在臥龍山莊參與了瓜果采摘,還在中國唯一的楊樹博物館打了卡。
“我們趁著假期舉辦此次千車萬人游泗陽活動,還加入‘振興鄉村、直播助農’等環節,就是希望吸引更多省內外的游客,假日里前來泗陽感受當地旅游美景,品嘗當地特色美食,打響‘鄉村牌’。”泗陽縣文廣旅局相關人士表示,鄉村游絕不代表低端游、同質游,“因地制宜”才有出路。
走進成子湖旅游度假區,感受大湖風光、親近大自然,享受田園樂趣…… “五一”期間,同樣地處蘇北、作為曾經旅游洼地的泗陽,依托鄉村美景成為省內外游客的新選擇。瞄準“江蘇生態大公園”和“運河之畔最美縣”定位,泗陽走出了一條高質量文旅發展之路。
聽民樂、看蒙古舞、逛水上集市、住花島民宿……假日里,“美好阡陌2021首屆鄉村生活節”在溧水阡陌花開景區拉開帷幕,一場內容豐富的“鄉村盛宴”在這里熱鬧上演。農旅融合如今已不新鮮,“田園文化”與“游牧文化”碰撞成為這里最大的特色。
鄉村游既要差異化,也要做深、做精。“五一”期間,南京石臼湖畔,千畝花海滿園盛放,八百余種玫瑰迎來今年首個盛花期。站在園內縱目眺望,花海蕩漾、香氣馥郁,花色絢爛岑參。南京玫瑰園工作人員說,隨著氣溫漸暖,大馬士革、黛安娜、卡羅拉、夏洛特夫人、莉婭圖圖等八百余種玫瑰4月起先后綻蕾吐蕊、展瓣生姿,逐步進入最佳觀賞狀態。假日里,“唯美花蹊”“立體花境”“浪漫之路”“愛心廣場”等景觀打卡點吸引來不少游客。
為了滿足人們日益提升的消費需求,高品質的特色鄉村民宿同樣不可或缺。位于南京市浦口區永寧街道的大埝社區是近幾年崛起的民宿集聚區,“五一”期間這里老牌民宿已經預定一空,剛剛正式對外營業的黎家營民宿村,5月2日的入住率也已經達到100%。
做強鄉村旅游,不僅要提供更多選擇,還要有更好的服務保障。從高淳小茅山到六合金牛湖,從江寧美麗鄉村到浦口不老村,節前,“自駕游讓生活更美好·南京都市圈自駕游推廣活動”在南京舉行,面向南京都市圈和重點客源市場,重點推出南京八大“自駕慢生活”主題產品,各類鄉村旅游點成為自駕游的首選。
疫情防控不松懈,“限量、預約、錯峰”落實處
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當下,保持防控不松懈仍是最基本的要求。
來到江蘇游玩的游客會注意到,在很多景區入口處都設置有溫馨提示牌和語音播報,提示游客戴口罩、測體溫;咨詢點放置“新冠肺炎防控”的宣傳資料,免費向游客發放;景區內還會通過滾動屏等形式循環播放著宣傳,提醒游客游園時注意個人防護……
“五一”期間,全省文旅系統認真貫徹落實“限量、預約、錯峰”要求,以“細”字為要,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
節前,省文化和旅游廳根據文旅部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各地加強對疫情形勢預判和風險評估,科學動態調整防控策略和措施,協調推進文旅行業從業人員疫苗接種,科學精準做好文化和旅游行業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和懈怠心理。
各地紛紛擰緊“防控弦”。“節前我們督促并指導景區做好旅游安全保障,充分準備測溫儀器、消毒液、口罩等物資,做好防疫措施,同時及時公布實時人數,方便游客避開客流高峰。” 南京市六合區文旅局相關人士介紹,“五一”期間,該局共計出動各類檢查人員28人次,檢查企業68家次,排查問題隱患7處并跟蹤整改到位,疫情防控和市場運行安全平穩有序。
為了更好地推進防疫,讓游客出游更安心,節日前后,各地文旅主管部門發布了一系列出游溫馨提示。5月3日,省文化和旅游廳及時轉發文旅部《關于進一步加強“五一”假期旅游出行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強調各地要高度重視疫情防控工作,文旅場所普遍實行“預約、限流、錯峰”措施,積極引導公眾遵守安全警示規定和疫情防控要求。
錯峰的關鍵在于引導。“五一”期間,全省233家4A級以上景區基本都實行參觀游覽預約制。省文化和旅游廳通過“蘇心游”小程序,及時發布4A級以上景區最大承載量、實時在園人數和游覽舒適度指數,引導公眾合理安排行程,避免擁堵聚集。
作為能打硬仗的隊伍,“五一”期間,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要負責同志、帶班廳領導坐鎮江蘇智慧文旅平臺,通過監控大屏對重點文旅場所實時調度指揮,對出現人員過度集中的地段區域,督促各地做好分流疏導,實現了景區調度、市場監管和數智監控三位一體,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精準處置。
全力守好“安全關”,讓文旅市場平穩有序
面對暴漲的客流,確保節日期間全省文旅市場及各類活動安全有序是重中之重,守好“安全關”,讓“最熱”黃金周更安心、舒心,成為這場“大考”能否得到高分的關鍵。
5月2日,南通等地出現大風極端天氣后,省文化和旅游廳第一時間向各設區市發出《關于做好大風、暴雨天氣旅游安全防范工作的通知》,各地密切防范大風、暴雨天氣對旅游的影響,未發生因天氣原因導致的安全事故。
見微知著,安全部署既要提前,也要迅速。節前,省文化和旅游廳印發通知,對全省文旅假日市場及活動安全工作作出具體部署。節日期間,省文化和旅游廳通過明察暗訪等方式,對熱門景區景點、熱門文博場館開展督導檢查,確保全省13個設區市文旅行業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督導檢查全覆蓋。
維護市場秩序,更離不開“雷霆手段”。節前,省文化和旅游廳組織開展未經許可經營旅行社業務及“不合理低價游”專項整治行動,并發布首批8個“不合理低價游”指導案例用以警示震懾,為“五一”假期保駕護航。
節日期間,各地文旅部門加強對網絡表演、娛樂場所、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營業性演出活動、藝術品經營單位監管,重點查處提供含有國家法律法規禁止內容的文化產品、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違規接納未成年人等行為;組織開展旅游包車專項治理行動;依法查處強迫或誘導購物、“非法一日游”、旅游景區哄抬物價等違法違規行為。
南京、常州、連云港、泰州、宿遷等市文旅部門聯合交通運輸、公安等部門開展旅游包車安全管理專項檢查,嚴格落實旅行社旅游包車“五不租”制度和進站發車規定,確保節日期間旅游交通安全。
據不完全統計,節日期間全省共出動監管執法人員10600多人次,檢查旅行社及其分支機構395家(次)、旅游團隊361個、旅游景區567家(次)、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1660家(次)、娛樂場所753家(次)、演出場所71家(次),發現并整改問題隱患122個。
在加大市場監管執法的同時,省文化和旅游廳保持“12301”“96519”旅游投訴熱線、“12318”文化市場舉報熱線和江蘇智慧文旅平臺“啄木鳥”等舉報投訴渠道24小時暢通,共受理各類旅游投訴68件,均妥善處置,為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營造節日良好市場秩序提供了有力保障。
“實現了全省文旅場所高負荷下的安全有序,市場熱運行下的文明有序,游客大流動下的疫情防控有序。”在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楊志純看來,三個“有序”,是江蘇文旅人面對“大考”、取得優異表現的“最佳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