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3月4日),德國社民黨成員以三分之二的多數投票贊成該黨與默克爾而所在的基民盟組成政治聯盟,德國政治僵局就此畫上句號。而默克爾也迎來了她的第四個任期。
而德國政治的穩定也給歐洲吃了一劑“定心丸”,正如貝倫貝格銀行(Berenberg Bank)的首席經濟學家Holger Schmieding所說:“但是不管對于默克爾還是德國,未來的挑戰都很艱巨。
首先是特朗普發起的針對鋼和鋁的高關稅對于德國的打擊尤其得大。因為該國是歐洲鋼鐵最大的出口商,當然也因為它的貿易順差承受了經常性的批評。
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過此舉表面上是在對付歐洲的汽車行業,但實際上則在擴大其對德國制造業的打擊。而總理府的人員透露默克爾一再向特朗普表明她的貿易立場并表示不會回避支持歐盟對美國的報復。
歐洲銀行業聯盟
但是默克爾對新任法國總統馬克龍的擁護實際上掩蓋了歐洲各國在如何強化歐元區上的分歧(包括關于建立歐洲銀行業聯盟的提議)。即使社民黨接管德國的財政部,德國仍然不會改變自己的底線。
位于慕尼黑的Ifo經濟研究所負責人Clemens Fuest上周表示:“建立銀行業聯盟對于整個歐盟來說將是重要的一步。”不過能否邁出這一步還取決于社民黨和默克爾所在的保守黨之間的分歧能否解決然后達成一致意見。
英國脫歐
德國的政局對英國還有整個歐洲都有一定的影響。隨著默克爾在德國政壇的地位穩固后,英國脫歐的未來也受到了影響。
默克爾已經表示會為英國提供了一個獨特的,量身定做的貿易協議,并表示歐盟不應該執著于過去的模式。
經濟與政治
德國經濟目前已經非常強大了:GDP增長實現了7年來的最快,失業率創下5.4%的歷史新低;而預算盈余占經濟產出的1.2%。
不過仍然有“親市場”的批評家指出關于德國未來的一些計劃還不足:比如寬帶擴張和增加研究經費等。另外禁止過度污染的柴油車上路和淘汰燃煤發電站的計劃都還是尚待解決的問題。
在政治上,雖然默克爾和社民黨了合作協議,德國有望找到政治上的主心骨了。但是德國的極右派政黨——選擇黨將會成為議會中最大的反對黨,這對于二戰后的德國來說比較新奇。即便是默克爾順利連任的情況下,這也意味著政治格局發生了轉變。
這看似將永恒的大聯盟仍然會在未來的路上經歷很多顛簸
Teneo Intelligence駐布魯塞爾的分析師Carsten Nickel通過電子郵件表示:“即便默克爾即將走上她的第四個任期,社民黨存在的問題只能被推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