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歲的李凱(化名)中等個瘦臉頰,說話語速飛快,邏輯清晰。他笑言,這都是和邪教人員論理練出來的。曾經,李凱深陷邪教長達7年之久;如今,作為一名反邪教志愿者,他經?,F身說法,參與到對邪教人員的教育轉化中。
李凱的轉變是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反邪教工作的一個縮影。棲霞區地處城鄉接合部,流動人員多,人口構成復雜,曾一度是邪教侵蝕的“重災區”。近年來,棲霞區通過疏堵結合、教育轉化、依法打擊、氛圍營造,推動無邪教創建工作格局從扁平化向立體化轉變,全區113個村(社區)中已有112個達到省創建無邪教標準。
因反邪教工作突出,棲霞區連續10年被評為市反邪教先進單位,6次被評為省反邪教先進單位,今年3月被國務院防范和處理邪教問題辦公室命名為“創建無邪教示范區”。
轉化教育讓迷失者回歸正途
在棲霞區反邪教警示教育中心三樓,擺放著一排工筆畫,畫中花鳥栩栩如生。77歲的李楓(化名)笑容可掬地向來人介紹著自己的創作過程。講到興奮之處,她打開手機,指著一張張照片說,這幅畫被一名外國人收藏了,那幅畫被一名企業家收藏了……
李凱在一旁贊不絕口,現場氣氛融洽。很難想象,他倆曾經都是“法輪功”癡迷者,李楓“練功”近10年,李凱甚至患上了“精神障礙”。
回首往事,李凱感慨萬千:“我為強身健體而誤入歧途。當時為‘護法’,家庭、工作都不要了,人情極其冷漠,簡直就是走火入魔。感謝黨和政府挽救了我們一家。”
有著17年反邪教工作經歷的棲霞區防范辦教育轉化科張科長告訴記者,邪教癡迷人員極難轉化且容易反復,為轉化李凱,工作人員安排其參加法治教育。初步轉化后,又定期上門入戶鞏固幫教,并在生活上給予其關心照顧,生病送醫救治,逢年過節走訪慰問,促使李凱同邪教徹底決裂。
如今,李凱退休在家,每天最大的樂趣就是和老年同伴一起唱歌跳舞,怡然自樂。
教育轉化邪教受害者是反邪教工作的重要任務。近年來,棲霞區始終堅持教育轉化絕大多數,全力以赴鞏固已轉化人員思想,削弱邪教組織的活動能量,達到“轉化一個教育一片,讓迷失者回歸正途”的效果。
據了解,棲霞區分類施策,采取教育感化、促膝談心、幫扶解困等多種方式相結合,在潛移默化的關愛和幫助中使邪教人員逐漸脫離邪教,并自覺同邪教作斗爭。
已轉化人員曾深受邪教之害,對邪教的歪理邪說比較了解,對邪教的危害有切身感受,他們現身說法最有說服力。為此,棲霞區積極探索推動已轉化人員參與教育轉化工作。
前不久,李楓作為幫教小組成員,多次赴南京女子監獄教育轉化邪教頑固人員。作為“過來人”,她通過拉近距離、深入溝通、現身說法,很快使對方敞開心扉,為成功轉化打開突破口。
織密防范網使邪教無機可乘
堅持教育轉化絕大多數的同時,對于極少數違法犯罪的涉邪人員,棲霞區堅決依法予以打擊,有力震懾涉邪行為,凈化了社會風氣。
2015年7月初,棲霞區3個街道同時出現“法輪功”宣傳橫幅,地點均較為偏僻。公安機關立即開展監控巡查,及時將正在堯化廣場張貼邪教宣傳單的顧某抓獲。顧某因組織、利用邪教組織破壞法律實施罪被判處緩刑。
邪教是社會毒瘤,不僅摧殘人的身心,還嚴重擾亂社會秩序,影響經濟社會發展。江蘇省防范辦宣教處副處長黃家凱說:“棲霞區無邪教創建的鮮明特點是堅持打擊防控不放松,將反邪教防控工作納入網格管理,形成層層有人管、處處有保障的工作格局,使邪教活動無機可乘、無處藏身。”
據棲霞區防范辦主任黃達舉介紹,近年來,區防范辦會同公安國保部門、街道、社區,對全區“法輪功”“全能神”等邪教人員逐一進行風險評估,根據評估情況分類分層落實針對性管控幫教措施,收效明顯。
為防范邪教滲透,棲霞區大力推進群防群治工作,強化網格化管理,全覆蓋堵塞社會面防范漏洞,用公開透明的防范網阻斷邪教滲透。各街道也組建了由黨員義工、退休人員、小區保安、網格員等組成的平安志愿者隊伍,每天在各主干道、公交站點等地巡邏,發現邪教反宣、非法聚集等情況及時上報處置。
嚴防管控與教育轉化并舉,使棲霞區涉邪教案件、涉邪教人員逐年遞減。
把反邪教宣傳送到群眾身邊
唐僧師徒取經,路過一座小城。徒兒前去化緣卻空手而歸,“師傅,城里不開火,沒有人燒飯;病人躺床上,快死了也不吃藥”。唐僧深感不解,土地公告知,“城里有個邪教組織”……
大屏幕上,動畫片《西游鎮邪記》正在播放,生動的畫面,有趣的對白,抓住了10多名小觀眾的目光。一旁的家長們也被吸引,不時相互交流。這是記者走進棲霞區堯化街道王子樓社區看到的一幕。
“以前,總覺得邪教離自己很遙遠。參加活動后才知道,邪教就在身邊,只有認清邪教的本質和危害,才能避免被邪教侵害。”帶著孫子參加社區活動的王婆婆說,等會兒,大家還要上街去發反邪教宣傳品。
據介紹,棲霞區針對各類人群開展人性化宣傳,除加強中小學宣傳教育,使中小學生從小樹立崇尚科學、反對邪教的意識外,還利用黨員冬訓班等活動對黨員干部開展反邪教宣傳教育,組織宗教信眾觀看警示教育片,赴建筑工地開展主題宣傳教育活動……通過把反邪教宣傳送到群眾身邊,送進群眾心里,在群眾心里筑起屏障,在群眾身邊織起安全網,激發了群眾自我宣傳、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知道了真相,謊言就變得可笑。”黃達舉說,棲霞區堅持把反邪教宣傳教育工作作為一項基礎性、長期性工作來抓,精心謀劃,廣泛宣傳,營造濃厚的反邪教社會氛圍。
記者走進堯化、西崗等街道的多個社區看到,各街道、社區均設立反邪教警示教育中心、站點,各小區均有反邪教宣傳櫥窗,圖文并茂告訴群眾,什么是邪教、如何識別邪教、邪教與宗教的區別等。
與此同時,棲霞區印制反邪教宣傳環保袋、“關愛生命、遠離邪教”一封信等宣傳資料,向群眾發放。積極開展反邪教法制知識競賽、“防邪知識進家庭”等活動,擴大宣傳教育的覆蓋面和知曉率。
在加大傳統媒體宣傳力度的同時,棲霞區還積極探索傳統媒體與網絡矩陣融合發展模式。今年上半年,開通了“凱楓棲霞”反邪教微信公眾號,堅持原創科普反邪,群眾參與活躍度不斷提升。
一系列反邪宣傳教育深入人心,形成邪教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局面。金陵驛社區居民張某多次參加社區及派出所聯合進行的反邪教宣傳后,深刻意識到邪教對個人、家庭及社會的危害,實名舉報一名“全能神”人員,警方借此掌握了一個“全能神”聚會點,將其一網打盡。
“雖然全區反邪教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局面,但我們決不能安于現狀,而要居安思危,警鐘長鳴,防患未然。”棲霞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孫愛軍說,反邪教工作任重道遠,必須常抓不懈,善作善成。
“反邪教工作是爭取人心的一項重要工作,必須加強黨的領導不放松。”棲霞區委書記邢正軍表示,將繼續把反邪教工作列入黨政重要議事日程,把無邪教創建工作納入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年度工作計劃,推動形成常態化、規范化、立體化的創建工作格局。
厚植反邪教土壤,棲霞上下在聯動。隨著反邪教宣傳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鄉村、進社區、進宗教場所的持續有效推進,“崇尚科學,反對邪教”的共識正在棲霞扎根,正成為群眾的自覺行動。如今,優美、文明、有序的現代化新區正激情書寫新的“棲霞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