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誠信國際研究院發布最新的報告顯示,在金融去杠桿、強監管以及貨幣投放緊平衡的背景下,銀行主動負債出現下降;監管變化導致市場投資者場投資者緊張情緒持續,債市波動下行。從銀行角度來說,債市波動下行,在監管影響下,銀行資產負債表和廣義信貸的變動限制了債市的資金面。一方面,銀行資產負債收縮使可用投資資金減少。銀行資產負債表增速自去年10月來連續11個月放緩,同業負債和同業存單這兩項主動負債大幅放緩,雖然一定程度上影響債市供給,但更大程度上導致銀行可用資金相對不足。另一方面,廣義信貸結構體現出由同業轉回傳統貸款的趨勢,回傳統貸款的趨勢,或影響銀行對債券投資的配置。資金總量和結構的變化使銀行對債市支撐有所減弱,市場或受影響進一步下行。從未來看,基本面和政策方向難有方向性改變,債市難有趨勢性改變的機會。
報告認為,宏觀調控重心轉向防風險,金融監管全面升級,去杠桿加速推進。在中央的高度重視下,今年以來,針對當前經濟中存在的影子銀行過快發展、債務問題凸顯等情況,為防范和緩解金融風險,相關監管部門相繼出臺一系列政策。“一行三會”均進入“強監管”模式,監管處罰力度空前。監管的主要著力點均在于加強對通道業務的檢查,加強對影子銀行的監管,強化金融杠桿的去化。4月,銀監會連發多文規范商業銀行運行;11月份,資管新規出臺,為確立全面加強監管各項細則奠定基礎,進一步加強對金融行業資產管理中通道業務、影子銀行的限制,或將長期制約銀行業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