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畢業季,家長學生最為關注的畢業工作方向一直是備受熱議的話題,據媒體報道,應屆、往屆生都會選擇的熱門就業方向有公務員、事業單位,銀行、學校等,那么這些工作為何如此熱門? 通過觀察不難發現,這些熱門工作的共性是穩定,受近年來全球范圍內金融危機輪動影響,很多人難免會被波及進而影響工作。為獲得更高薪安穩的生活,家長學生往往選擇穩定的工作,即使有時候穩定工作薪水并不高; 但是每年畢業季銀行校園招聘現場數十萬報名的火爆情況說明銀行工作不僅僅是穩定更是高薪的最有力佐證,銀行仍是應屆、往屆生熱門穩定工作的首選。那么銀行薪水究竟怎么樣,我們看一看去年銀行薪酬排行榜。
從2017年銀行業薪酬排行榜,讀懂就業趨勢
近日,多家銀行發布年報,2017年多家銀行的人均薪酬超過40萬,其中招商銀行(行情27.69 -1.49%,診股)(港股32.00 -1.23%)以48.98萬元的平均薪酬領先,相比2016年的人均45.14萬元,再次漲薪8.5%,這是招商銀行薪酬連續第5年上漲。排在第二名的中信銀行(行情6.33 +0.96%,診股)(港股5.43 +0.00%),去年人均薪酬達45.36萬元。寧波銀行(行情17.58 -1.62%,診股)排名第三,2017年寧波銀行的利潤增速達到雙位數,位列銀行板塊前茅,員工的薪水也水漲船高。寧波銀行的年報顯示, 2017年寧波銀行的平均薪酬達44.77萬元,同比增長9.92%。建設銀行(行情7.28 -0.68%,診股)(港股7.89 -1.13%)2017年的人均工資為27.32萬元,相比2016年的25.86萬元提升5.65%。
不僅銀行人均薪酬同比增長, 在銀行崗位薪資TOP10榜單中,貿易融資類、資產托管類、投行業務類、同業業務類崗位位居前5,平均工資從15K起,一路漲到18K以上。就連排名第10的法務也有12k,高于其他行業同崗位薪資水平,可見銀行各類業務板塊的薪資水平都不低,且平均薪酬水平連年增長。
從銀行業平均薪酬到銀行具體崗位薪酬排行榜,家長學生不難發現銀行不僅高薪穩定,對學生專業也沒有限制,很多專業學生都可以報考銀行,獲得高于不同行業同崗位的薪酬。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蓬勃發展,傳統的金融機構銀行業也正向數字化轉型,這就需要更多了解銀行業的復合型人才。
如何成為復合型人才 進入穩定高薪的銀行工作?
在多元化社會發展中,用人單位越來越需要了解行業的復合型人才,作為金融行業中高薪穩定的銀行業,更希望所招聘的人才對銀行行業知識及專業素養有更多了解和掌握。這就需要學生參加校招時在履歷中附有銀行業專業人員職業資格證書或在銀行實習經驗,很多銀行將“通過銀行業專業人員職業資格考試并獲得證書”作為了招聘的優先條件之一,只有提早規劃準備及備考從業資格證書才能在每年數十萬申請銀行工作的激烈競爭中取得成功,獲得進入高薪穩定的銀行工作的敲門磚。
如果學生希望畢業順利通過層層選拔進入銀行,建議在校期間考取銀行業專業人員職業資格證書。目前2018年上半年銀行業專業人員職業資格考試正在報名中,報名截止日期為2018年5月4日,正在準備求職的畢業生們可以通過中國銀行(行情3.76 -0.27%,診股)(港股4.12 -0.72%)業協會網站,東方銀行業高級管理人員研修院網站官網了解考試詳細信息并報名,通過學習備考銀行業專業人員職業資格考試也可以提前學習了解銀行業的一些專業知識、職業素養要求等,為成為銀行需要的復合型人才全面提升自己,從而在激烈競爭中看懂就業趨勢,選擇并獲得畢業進入銀行工作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