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一直在為優化股權結構而努力的廣州銀行仍未放棄。
廣州銀行上月底公布的2017年年報提到,聯合廣州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啟動廣州銀行股權結構優化工作,通過“減持股份+增資擴股”雙管齊下,推進增資擴股50億股及大股東股權減持。
年報顯示,該行90%左右是國資股權,股權結構亟待優化。“國有股權過于集中,阻礙了廣州銀行上市,前幾年在這方面也做了一些努力,但都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熟悉廣州銀行的一股份制銀行廣東分行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剛剛過去的2017年,廣州銀行總資產4401.52億元,同比減少43.55億元,降幅0.98%;凈利潤微增,為32.20億元;不良率1.36%,維持在2016年的水平。
不良貸款余額猛增
2017 年 10 月,丘斌任廣州銀行行長、副董事長;2017 年 11 月,該行召開2017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選舉丘斌為第五屆董事會執行董事。目前,其任職資格待銀行業監管機構核準。
公開資料顯示,1964年出生的丘斌畢業于南開大學貨幣銀行學專業。曾任中國人民銀行肇慶市中心支行黨委書記、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肇慶市中心支局局長,中國人民銀行重慶營業管理部黨委委員、副主任,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
2017年年報也可以視為丘斌上任后的首份“成績單”。全行總資產4401.52億元,同比有所減少;負債總額4165.97億元,比上年減少62.39億元,降幅1.48%。資產負債規模雙雙縮,這也是部分中小銀行2017年的縮影。
該行提到,2017年是本公司二次轉型開局之年,經過一年的運行,轉型效果逐步顯現。對公、零售、金融市場三大業務板塊基本實現條線化經營,在財務資源分配、人員管理和業績考核等方面有效縮短業務管理半徑,經營效率得到明顯改善。
具體來看,該行去年公司貸款余額1181.21億元,同比增長108.85億元,增幅 10.15%;個人貸款余額512.90億元,同比增長224.74億元,增幅77.99%,主要原因是個人貸款規模較快增長,尤其是住房貸款和信用卡貸款業務發展迅速。
“這兩年做了比較多的房貸業務,更多的資源向零售業務傾斜。”該行一位已離職的前員工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小小金融CEO劉小峰告訴時代周報記者,過去十年間,銀行業的寵兒是能夠帶來高收入的對公業務。不過,銀行業這幾年在資產端發力進軍零售業務。其中原因,可從銀行業資金成本的變化一窺端倪。在資金成本上升的大背景下,對資金敏感的銀行,要根據資金成本的變化適度調整資產結構,比如加碼零售業務,由于零售信貸產品的定價普遍高于公司貸款,可對沖資金成本上升所帶來的影響。
資產質量方面,去年該行的不良率為1.36%,與2016年持平,但不良貸款余額 22.97 億元,比上年增加 4.47 億元,增長24.19%。
該行表示,圍繞“控制新增、壓降存量”的工作思路,制定不良資產分類處置具體方案,積極探索運用資產證券化、收益權轉讓、掛牌拍賣等手段加快不良資產處置速度,加強資產質量管控。
據時代周報記者了解,去年該行成立資產保全部,并安排專職人員跟蹤督導各分行不良貸款處置工作,實現不良貸款統籌,落實“一戶一策”清收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該行2017年投資類資產余額為2149.57億元,比上年減少457.79億元,降幅17.56%,占資產總額的比重為48.85%,較上年降低9.8個百分點。
“本公司持續推進轉型,回歸本源、專注主業,在資產總量保持穩定的基礎上,降低投資資產規模并適時調整投資策略。”廣州銀行表示。
股權多元化屢敗屢戰
該行并未放棄優化股權結構,這通常被認為是上市前的必要舉措。
該行年報中提到,聯合廣州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啟動廣州銀行股權結構優化工作,通過“減持股份+增資擴股”雙管齊下,推進增資擴股 50 億股及大股東股權減持,引入優質投資者,降低股權集中度,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增強綜合發展實力。
去年11月13日,根據廣東銀監局《關于廣州銀行增資擴股方案的批復》,同意該行向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不超過50億股股份、每股面值人民幣1元的募集資本金方案,出資方式為現金出資。
截至2017年末,該行尚未正式新增發行股份,股東資格及注冊資本變更等相關事宜待監管核準。“廣州銀行希望引進的是戰略投資者,引進財務投資賺一把就走,對公司治理沒好處。”一股份制銀行廣東分行人士此前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去年1月,廣州銀行官網發布的股權結構優化招標公告稱,為優化廣州銀行股權結構,充實資本金,廣州銀行、廣州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啟動廣州銀行股權結構優化項目,即廣州銀行增資擴股,廣州金控同步轉讓所持廣州銀行股份。
與其他城商行股權結構分散不同的是,廣州銀行股權集中,大部分都是國資股東。年報顯示,該行90%左右的股權集中在廣州市政府手上,股權結構亟待優化。“國有股權過于集中,阻礙了廣州銀行上市,前幾年在這方面也做了一些努力,但都沒有達到效果。”上述股份制銀行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按照相關上市要求,股份制銀行要實現上市,政府單一股權原則上不得高于30%,且境外戰略投資者不能超過兩家,持股比例不能高于25%,單一境外投資者比例低于20%。
早在2011年8月,廣州銀行在重慶聯合產權交易所刊登公告,轉讓19.99%的股份,掛牌價格為46.47億元人民幣,但最終引入戰略投資者未能成功;2014年9月,廣州金控通過公開掛牌轉讓廣州銀行11.66億股,但受讓方均為廣州市國資企業,多元化失敗。
截至2017年報告期末,該行公司股東總數為11831戶,其中:法人股股東909戶,集體股股東1戶,個人股股東10921 戶。
去年,該行成功發行50 億元二級資本債,有效提高資本充足率水平。截至去年年底,該行各項監管指標保持達標,資本充足率12.32%,一級資本充足率 9.58%,撥備覆蓋率1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