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29日公告稱,為對沖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等因素的影響,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穩定,周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1800億元逆回購操作。當日有1300億元逆回購到期,實現凈投放500億元。業內專家認為,未來一段時間,金融監管考核、財政存款波動、法定準備金補繳及外匯占款變化將是流動性不確定性的主要來源。6、7月資金供求存在缺口,不排除再次實施置換式降準的可能性。
資金利率方面,月末匯算清繳下資金面收斂,Shibor悉數上行。隔夜Shibor漲20.9bp報2.742%,創2016年2月6日以來最大漲幅,7天Shibor漲4.2bp報2.848%,14天Shibor漲2.5bp報3.715%,1個月Shibor漲1.0bp報3.85%。
對此,有市場人士認為,月末效應顯現,市場資金面有所收緊,央行重啟公開市場操作,本周連續兩日凈投放累計800億元。市場人士指出,考慮到未來幾日到期央行逆回購較多,月末考核及企業年度所得稅清繳也對流動性造成一定擾動,預計央行將加大操作力度。
中信固收表示,盡管下月銀行面臨MPA考核的資金面壓力,但央行政策偏穩,降準可能性增加。只要市場不出現短期過度增加杠桿的情況,央行大概率將維持季末資金面穩定。外加財政存款支出增加,釋放資金,因此預計6月資金總體穩定寬松。
事實上,年初以來,貨幣政策操作出現一定微調跡象,資金面狀況總體上好于預期。5月28日,央行重啟28天期逆回購操作,也表明央行已著手提供跨季流動性支持。預計年中時點央行會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增加跨季資金供給,平抑流動性可能出現的季節性緊張和波動,不排除再次實施置換式降準的可能性。
中泰證券報告認為,因為6月有資金缺口的存在,同時目前匯率依然較為穩定,通脹壓力暫時不大,金融監管推進較為順利的環境下,央行依然可能繼續用降準的方式對資金缺口進行彌補,但即使再次降準,流動性能否顯著寬松還需要綜合考慮央行投放的規模,如果如4月份一般有進有出超儲率繼續保持不變,那么降準難以帶來流動性的全面放松,預計6月份資金面仍將以平穩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