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以來上證指數最大跌幅達15%。其中,上市銀行板塊受到較大沖擊,多只銀行股股價創近一年最低。與此同時,多家銀行通過董監高增持等方式增強市場信心,維護股價穩定。
3月25日晚,興業銀行公告稱,部分董事、監事和高管分別于23日至25日期間以自有資金從二級市場買入興業銀行股票,成交價格區間為每股15元至15.79元。
其中,興業銀行行長陶以平買入10萬股,副行長陳錦光、李衛民、陳信建、孫雄鵬分別買入3萬股、1萬股、3.32萬股和10萬股。興業銀行董事林騰蛟買入100萬股,獨立董事PaulM.Theil、林華分別購入8萬股、1.67萬股。此外,興業銀行監事會主席蔣云明出手購入30萬股,監事賴富榮、外部監事夏大慰分別購入10萬股和1萬股。
據統計,該行11位董監高此番合計增持約178萬股自家股票,至少耗資2670萬元。這也是興業銀行近四年多來的首次董監高大規模增持。
招商銀行也在本周迎來董監高增持。3月23日,招行8位董監高出手“抄底”招行A股,其中,行長田惠宇增持7.01萬股,副行長王良、汪建中、施順華分別增持3萬股、1.65萬股、8萬股;紀委書記熊良俊增持1萬股,監事劉小明增持2萬股。此外,行長助理劉輝、李德林分別增持1.33萬股、3萬股。3月24日,招行監事長劉元、副行長劉建軍分別增持4萬股、5萬股,劉輝、李德林也在這一天再度增持2萬股、4萬股。
據統計,招行前述10位董監高于3月23日至24日合計增持約42萬股,耗資約1282萬元。
天風證券首席銀行業分析師廖志明表示,因國內外疫情,年初以來銀行板塊出現顯著回調,當前PB估值處于歷史最低位。疫情對銀行業雖有沖擊,但銀行業績仍能穩健增長。此外,因近期外資明顯流出,股價顯著回調,反而帶來低估值配置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