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互聯網發展的歷史來看,我們主要可以將中國互聯網分為以下幾個派系:阿里系、騰訊系、百度系、網易系、新浪系積極現目前發展勢頭迅猛的頭條系(或者稱之為字節跳動系)……
先目前來看,老牌的互聯網公司發展最好的無疑阿里系、騰訊系,不管是用戶量還是規模,都不是其他幾家企業能比的,而后來者中,當屬字節跳動在加快布局。
首先看看騰訊系投資的行業有哪些
通過上圖我們可以看出一點,那就是騰訊所投資的行業分布情況,文化娛樂排行第一,在2018年占據了騰訊34%的投資,排行第二的是企業服務,這讓我想到了當年阿里打通B2B的時候。
排行第三的是電子商務,這似乎也是阿里系最先做的事情,第四為教育,這是主流互聯網企業都在做的事情,包括阿里與字節跳動,第五則是游戲,在中國,你可以不知道當年網易是做游戲的,但是你一定得知道騰訊借助游戲快速發展的事實。
總結下來,我們可以看到騰訊的投資基本都是第三產業,就是所謂的服務業,為何要發展服務業?事實上當第一產業的農林牧漁能夠讓人自給自足了之后,第二產業才是突破國家桎梏的根本,隨著第二產業的發展,國家在全球具備更大的話語權,而第三產業的作用,既是前兩大產業發展的延續,又是推動前兩大產業的動力,因為服務業做得越好,那么對應的產品自然也就得越好,所以,隨著現在中國的快速發展,國民素質越來越高,國民需求也越來越大,消費升級應聲而來,所以,服務業將快速發展,而文化傳媒跟教育行業快速的發展也成了必然。
其次是騰訊投資的企業有哪些
這幾年發展最快的行業恐怕要數小視頻行業了,包括直播在內,所以,騰訊上線了快手、一刻等小視頻平臺,還有當初投資了40億的斗魚,甚至于已經在上市的虎牙直播,也是當初騰訊獨家投資的。
喜馬拉雅這款軟件易論是用過的,聽一些想聽的內容還不錯,騰訊當初參股投資了1.4億美元,知乎以及趣頭條很多人應該都知道,沒錯,騰訊也進行了投資,換句話講,在文化娛樂領域,始終是騰訊重點布局的對象。
社交平臺方面是騰訊的主力軍,當年QQ的橫空出世快速占據了MSN的市場,成為上一任都在用的社交平臺,后來隨著微信的問世,騰訊再度為更多人所熟知,而騰訊業投資了相關的社交電商平臺,如拼多多、小紅書等,只是不巧,易論還從來未曾用過這兩款軟件。
我們再看看金融領域,互聯網行業中,阿里的金融領域發展算是最快的,未剝離之前的支付寶,就已經成為了全國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臺,后來騰訊的微信支付為眾人所熟知,但是騰訊的金融領域并不是微信支付,而是財付通,現目前與支付寶基本成為了國內第三方支付寡頭壟斷的地步。對于其投資的金融領域,比方說QTrade、空中云匯、德國數字銀行等。
再比方說京東,騰訊對其有投資,自如公寓騰訊有投資,還有比如說美團、閱文集團、海瀾之家等等,不再詳述……
總結一下,中國互聯網的發展是時代的必然進程,在整個發展周期中,有的企業將越走越好,有的企業將逐步下滑,同時也會有如同字節跳動這樣的公司脫穎而出,想要維持快速發展,在互聯網行業需要燒很多錢,同時還需要較多的人才儲備,通過觀察我們發現這些領域都在向著科技、教育、文化傳媒等領域靠攏,換言之,第二產業的制造業于第三產業的服務業都是時代發展的重要對象,也應當是互聯網巨頭需要重點布局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