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湖北省紅安農商銀行保持“務農”本色,堅持支農支小支貧支實支民定位,創新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方式,持續以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注入“三農”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不斷為鄉村振興蓄勢賦能。截至3月末,紅安縣農商銀行各項貸款余額合計67.56億元,其中,涉農貸款余額56.16億元,占各項貸款總額的83.12%;累計發放扶貧貸款2.82億元,受益農戶5693戶,實現了轉型發展與服務鄉村振興的雙贏。
黨建引領筑牢鄉村振興“主心骨”
近年來,紅安農商銀行堅持以黨建工作為統領,充分發揮鄉村振興金融主力軍作用,通過黨建共建搭臺、支部精準對接、創新信貸產品等方式,深耕細作“三農”陣地,助力地方鄉村振興建設,鋪就鄉村振興致富路。
聚焦整村授信,“金融畫筆”描繪鄉村美景。紅安縣華潤希望小鎮位于七里坪鎮張家灣村,是華潤集團在全國捐建的第10座小鎮,也正在成為紅安美麗鄉村旅游新景點。借華潤希望小鎮項目東風,紅安農商銀行七里坪支行黨支部與張家灣村黨支部建立村銀黨建互聯互助結對示范點,不斷深化黨建引領,持續加強金融創新,推進“整村授信”。該行聯合共建支部成立評級授信小組,對全村農戶進行逐戶上門摸底,對符合條件的農戶實施100%評級授信、100%建立經濟檔案、100%滿足貸款需求,對評級授信結果上墻公示。截至目前,該行已完成授信1916萬元,用信40余戶,累計263萬元。通過“整村授信”掌握的數據信息,保障了各項業務的精準到戶。
聚焦普惠金融,“金融橋梁”接通產業出路。按照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服務社會民生的基本要求,紅安農商銀行將發展普惠金融、提升人民群眾對金融服務的獲得感作為工作的著力點,按月組織協調七里坪支行到張家灣村開展共建活動,積極利用村委會、群眾大會、支部會議等機會對村民開展反假貨幣、反洗錢、個人征信、電子銀行產品的使用、微貸產品、農業政策性貸款產品、防范網絡詐騙等金融知識宣講,增強農戶風險意識和責任意識。七里坪支行全員深入推進“小微金融店小二”系列活動,全面推廣員工“店小二”專屬服務碼及“人碼合一”線上預約平臺,實現轄區內客戶需求與金融服務精準對接。該行還將共建支部黨群服務中心打造為農村綜合金融服務站,布放助農終端,在方便農戶存取款、轉賬、貸款申請等業務辦理的同時,運用“利農購”平臺,為農戶銷售土特產搭建電商渠道,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農戶產業發展難、產品銷路難、增收難的問題,助力農民脫貧致富。
截至目前,紅安農商銀行通過共建活動向結對村張家灣村捐贈金融、黨建相關書籍500余冊,發放金融知識宣傳資料600余份,主動營銷手機銀行、線上微貸、親情貸、掃碼收款、ETC安裝、自助助農取款等最新產品服務,盡可能滿足張家灣村不同客戶群體差異化的金融服務需求,構建起了“基礎金融不出村、綜合金融不出鎮”的服務體系。
責任上肩實現金融活水精準滴灌
聚焦精準脫貧,“金融血液”拓寬致富道路。自2016年以來,紅安農商銀行始終把金融扶貧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按照“真扶貧、扶真貧”的要求,全力支持建檔立卡貧困戶增收脫貧。與此同時,圍繞農村基礎設施、特色產業,該行大力實施產業扶貧,“輸血”與“造血”雙管齊下,不斷提升金融扶貧成效,層層壓實責任,以“大情懷”支持脫貧攻堅。在脫貧攻堅戰中,紅安農商銀行積極圍繞當地種養殖農戶展開深入走訪,調研資金需求,充分運用免擔保、免抵押、政府貼息的扶貧小額信貸政策,向小豐山40戶貧困戶發放3年期扶貧貸款200萬元,重點用于貧困戶發展生產,有力帶動了貧困戶脫貧。
聚焦實體經濟,“金融翅膀”助力產業騰飛。扶貧扶長遠,鄉村齊振興。小豐山村重點依托子蓮種植、蔬菜大棚和紅苕加工三個產業,實現了產業扶貧全覆蓋。在去年回歸疫情常態化防控后,紅安農商銀行金誠支行在開展“萬名員工進小微,金融服務我先行”活動中,了解到小豐山村紅虹食品有限公司因擴大生產經營急需流動資金支持。該行積極協調省農業擔保公司為貸款提供擔保,從收集資料到放款,僅用不到兩天時間便向該企業成功發放“楚銀貸”150萬元,解了企業發展中的燃眉之急。
近年來,紅安農商銀行300余名員工責任上肩,下沉服務,走訪千家萬戶,爭當“紅色店小二”;58名黨員干部組成了12支精準扶貧工作隊和8個扶貧包保小組,逐村逐戶走訪了解貧困戶生產生活情況。該行先后創新“鄉村旅游貸”“楚農貸”“薯農貸”“荊楚發展貸”“稅e貸”“碼商微貸”等貸款產品,并采取“合作社+農戶+保險公司”的方式,對全縣110多家主要銷售紅安花生、紅安苕、土布床單等土特產的專賣店累計投放信貸3000余萬元,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供了強有力的金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