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兒童青少年的視力健康受到政府及教育部門、社會各界越來越多的關注。
6月6日是“全國愛眼日”,在此期間,浙商銀行將實踐活動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內容,以“雙服務”工作為主抓手,圍繞“我為群眾辦實事”,總分行積極行動,在全國19個結對小學開展了“一行一校·亮睛睛”護眼行動,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排憂解難。
走進偏遠山區,呵護孩子們視力健康“亮睛睛”
在需要治療眼疾的孩子中,楊小京的情況讓人心疼。爸爸因腰傷喪失勞動力多年,奶奶癱瘓在床,爺爺已80多歲。一家五口,就靠媽媽種花椒和土豆維生。四川省鹽源縣園田村平均海拔近兩千多米,每天,小京翻山越嶺去上學,路上單程徒步就要三個多小時。放學后小京先幫媽媽干農活,再趁著天色未暗,快點把作業做好,為家里節省一些電費。
“平時衛生條件和衛生習慣較差,小孩要上山下地干活,家里光線又昏暗,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學習,得眼病很多。”浙商銀行成都分行志愿者文軍介紹,這次該分行邀請涼山市專業眼科醫生為孩子們檢查,確定需要進一步治療的困難學生有9名。“孩子家庭不用為費用擔心,這些浙商銀行都承包了。”
檢查后一周,楊小京坐在明亮的教室,看到了一個不同的世界。她不自覺地用手指扶一下鼻梁上的眼鏡,靦腆一笑:“現在看黑板沒有小影子,可輕松了。”
自從在“一行一校”項目中與園田小學結成對子,浙商銀行成都分行就積極開展了一系列工作。除了出資為條件困難的家庭學生配了眼鏡,分行更從膳食調理上入手,聯系當地質量可靠的牛奶企業,為全校學生提供課間盒裝牛奶,增強抵抗力。
找準問題根源,綜合施策改善孩子們學習生活條件
據了解,四川省鹽源縣園田小學的情況并不是個例。在這次浙商銀行護眼行動組織的視力檢查中,共排查出結膜炎、倒睫、近視等視力問題學生1226人,其中部分學校學生近視率超過52%,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我們結對的車田鄉中心小學在山區,視力檢查結果讓我們很意外,五、六年級學生近視率基本上達到了一半。接下來,我們將分階段、分類別幫助這些孩子們,引導他們保護視力。”浙商銀行重慶分行志愿者聶紹玲表示。
除了邀請眼科醫生,為學生進行視力測試,全面排查學生近視、弱視、散光等視力問題,建立普查檔案記錄外,浙商銀行的志愿者們還安排專業人員對學校教室、活動室、學生宿舍等進行光線測試,鑒定這些區域燈光配備是否符合護眼要求,共排查出146間光線不達標校舍數。
針對排查出的問題,浙商銀行聯合學校,對光線不達標的校舍采光和照明進行改造,共安裝護眼燈具1246盞。
同時,浙商銀行多措并舉,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排憂解難:投入資金完善學校體育設施、場地,鼓勵學生戶外運動和體育鍛煉;調理膳食,在營養餐中增配魚類、水果、綠色蔬菜等“護眼食譜”;在校園內布置視力保護宣傳欄,教室內護眼圖、桌面綠植,營造愛眼護眼氛圍……通過實實在在的公益助力,新變化、新風貌正在這些學校悄然發生。
自“一行一校”結對幫扶工作推行以來,浙商銀行總分行聯動,廣泛深入山區篩選學校,細致調研學校困境制定幫扶計劃,積極開展幫扶活動改善辦學條件。目前,已與貴州省長順縣、山東省臨朐縣、湖北省通城縣等19所鄉村小學建立了長期結對幫扶關系,惠及學生6807人,覆蓋教師563人,循序漸進改善結對學校的軟硬件設施、營養餐食等。
浙商銀行表示,支持辦學、鼓勵學習,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也是孩子們成就夢想的啟航。未來將持續不懈的把“一行一校”的好事辦得更好,持續振興鄉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