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火鍋,容納來自五湖四海的食材,喚起南北食客的胃口與話題。在重慶本地,火鍋更與人間煙火息息相關,不僅僅因為它是地道的本土美食代表,更因為它與千家萬戶的生計、生活緊密相連。
窄門餐眼數據庫信息顯示,截至2021年6月10日,重慶在營火鍋店2.36萬家,占重慶餐飲機構的11.28%,是除快餐簡餐外的第一大品類,人均消費金額67.28元。
自2018年7月起,交通銀行重慶市分行開始打造“火鍋金融”品牌,旨在依托交通銀行的資金、產品、服務優勢,助力火鍋類餐飲企業融資易、成本低、渠道暢,讓重慶火鍋這張城市名片發揮出更大的社會價值。
“結合重慶實際,‘火鍋金融’是我們發展產業金融的一個具體嘗試。”交通銀行重慶市分行行長楊寧表示,商業銀行開展普惠金融必須找到一條可持續發展路徑,而支持火鍋產業能夠實現社會、企業、銀行三者間的共贏。
飲食男女皆為場景
如今,商業銀行與產業進行深度合作,實現“金融+場景”“金融+生態”融合,已逐漸成為一種主流商業模式。發展“火鍋金融”正是這一思路的具體體現。
“大家三五好友團坐在一起吃火鍋,這就是一個場景。”交通銀行重慶市分行普惠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基于這一場景,交通銀行重慶市分行推出特色“火鍋信用卡”,并根據火鍋行業客戶需求進行系統搭建,推出“碼上收銀”“收費管家”等產品,為客戶提供輕量級金融服務平臺,滿足客戶日常收款、對賬、賬單查詢等需求;推出“慧智付”產品,針對已有完善收銀結算系統的客戶,幫助其實現線上線下多渠道統一收款。
場景帶來數據,而通過進一步挖掘數據的金融屬性,能夠為火鍋企業融資帶來便利。上述負責人介紹,通過火鍋收單商戶客群的交易量以及每年的報稅金額,交通銀行重慶市分行匹配了一些特色融資產品,包括“線上稅融通”“線上優貸通”等,方便企業用自己的數據作為信用保證,獲取便捷的融資支持。
據悉,交通銀行重慶市分行為當地工商聯餐飲協會、火鍋協會量身打造客群項目制授信,給予1億元餐飲項目額度,并在項目設計中加入了信用貸款品種,可實現對餐飲客戶最高100萬元的信用貸款。截至目前,該分行向火鍋餐飲類客戶發放貸款超過5億元,發放“火鍋金融”主題信用卡5萬余張,服務相關企業、商戶800余家。
立足于交通銀行總行“建設數字新交行”的戰略定位,交通銀行重慶市分行也在強化以科技思維驅動“火鍋金融”。目前,該行正與重慶市火鍋協會共建“火都惠”平臺,輸出API和H5的方式實現聯盟商戶入駐開戶、會員中心電子錢包、個人理財、信用貸款等金融服務。
在重慶街頭,既有露天火鍋供三五成群的食客選擇,也有“高大上”的火鍋店供親朋聚餐宴客。一位交通銀行業務人員介紹稱,即使新冠肺炎疫情也未打擊本地人對于火鍋的消費熱情,足見這一產業的潛力與韌性。
鏈上鏈下盤活資源
“對于消費者而言,我們提供的火鍋信用卡、折扣優惠是大家感受“火鍋金融”最直觀的方式。可消費者看不見的是交通銀行一直延伸到對整個火鍋產業鏈的服務。”交通銀行重慶市分行行長楊寧表示。
實際上,交通銀行重慶市分行不僅圍繞火鍋產業中游的餐飲商戶、下游的消費者終端開展金融服務,對火鍋產業上游的食材加工、批發運輸企業、冷鏈基地也給予大量支持。
重慶明品福凍品交易市場是一個集交易、加工、配送、物流、金融為一體的大型園區,承擔著全市70%以上冷凍食品及火鍋食材供應任務。去年,明品福市場一期冷凍產品交易額達300萬元,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依然逆勢增長15%。
據交通銀行重慶市分行大渡口支行有關負責人介紹,該支行服務團隊聯合市分行信息科技部,為明品福市場打造集物業收費、租金繳納和普惠貸款申請為一體的線上金融服務平臺。目前,該支行為園區內200余戶小微企業商戶提供收單服務,累計為超25戶商戶辦理各類普惠貸款4500余萬元。
隨著商業銀行不斷加強對全產業鏈涉農業務的支持,越來越多的鄉村特色農產品也有了從深山中“走出去”的渠道。比如,重慶城口縣雞鳴鄉的香菇就成為重慶火鍋里的一道食材。
作為雞鳴鄉的對口幫扶單位,交通銀行重慶市分行有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在農產品生產、流通、冷鏈物流等各環節進行金融支持,實現對鄉村地區客戶的批量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