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前任董事長離職后,時隔三個月,晉商銀行迎來新的“掌門人”。近日,郝強任晉商銀行董事長的資格獲批,意味著該行即將迎來一位“女掌門”。晉商銀行近兩年來高管變動較為頻繁,郝強已是晉商銀行自去年以來的第三任董事長。同時,因調動或升職,目前該行行長、副行長均需補位。除領導班子變動外,該行于今年先后兩次受到人民銀行太原支行行政處罰,營收和股價表現也尚不樂觀,而外部將面臨著同省另一家城商行山西銀行的挑戰,省內優勢弱化。內憂外患之下,晉商銀行該如何前行?
兩年三任董事長
7月20日,山西銀保監局發布公告,核準郝強晉商銀行董事、董事長任職資格。
郝強可謂是晉商銀行的“老將”,49歲的她于2008年9月加入晉商銀行,先后擔任支行負責人、行長,總行行長助理及金融部總經理,投資銀行部總經理,董事會秘書,并自2017年11月起擔任該行副行長。
晉商銀行近兩年來高管變動較為頻繁,在郝強之前,該行已有兩位董事長因工作調動而離任。具體來看,4月26日,王俊飆因工作變動辭去了該行董事長等職務,現擔任山西省長治市委副書記、市政府黨組書記、代市長。再往前追溯,去年1月,在晉商銀行掌舵五年之久的閻俊生也因工作調動請辭了該行執行董事、董事長等職位。
行長、副行長懸而未決
除董事長變動較為頻繁外,晉商銀行行長職位至今也懸而未決。去年12月,該行行長唐一平因工作調動辭任副董事長、行長職位,此后該行行長職位由今年4月董事會委任的副行長張云飛(副行長任職資格尚需山西銀保監局核準)代行,而根據晉商銀行今年7月19日披露的董事名單及其角色與職能公告,張云飛為該行副董事長(副董事長任職資格尚需監管機構批準)。另據晉商銀行官網顯示,張云飛現任晉商銀行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副行長提名人選,代為履行行長職責。
副行長方面,去年11月該行副行長容常青也因工作調動原因請辭。如今,因副行長郝強升任為該行董事長,副行長高計亮調任至山西銀行擔任首任董事長,副行長出現了空缺。根據晉商銀行官網,目前提名人選除張云飛外,還有時任晉商銀行行長助理的趙基全。
晉商銀行高管頻繁變動出現多崗位空缺的原因是什么?金樂函數分析師廖鶴凱認為,該行高管頻繁變動至今出現崗位空缺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和其內部治理不完善、前任多位董事長和行長級別高管因工作調整離職、運營指標不佳穩定性較差、不良資產增長較快、同業薪酬待遇較好等因素有關。
經營難題與對手考驗
高管層頻繁變動,晉商銀行的內部管理也亟需完善。今年人民銀行太原支行先后披露兩則罰單,均與晉商銀行有關。6月28日,晉商銀行因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未按規定保存客戶身份資料、未按規定報送大額交易報告,合計被罰92.7萬元;7月7日,因撤銷單位銀行結算賬戶后未按規定向人民銀行報告、開立單位銀行結算賬戶后未按規定向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系統備案、撤銷個人銀行結算賬戶后未按規定向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系統備案三項違法事由,晉商銀行被罰96萬元。
公開資料顯示,晉商銀行于2009年2月28日正式掛牌成立,總部設在山西太原,于2019年7月18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是山西省內首家上市銀行。
根據該行2020年報,晉商銀行營收下降,凈利潤有所增長。截至2020年末,晉商銀行的資產總額為2709.44億元,營業收入為48.68億元,同比下降4.3%;凈利潤為15.71億元,同比增長6%。資產質量方面,2020年該行不良貸款總額為25.09億元,較上年末增長了17.1%;不良貸款率為1.84%,較上年末下降0.02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為194.06%,較上年末下降5.86個百分點。
談及晉商銀行增利不增收的原因,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表示,銀行營收減少,可能主要是業務減少,包括信貸業務、中間業務等。短期內利潤的變化則不僅與營收和業務有關,也很大程度上與不良資產處置、撥備規模變化、資產減值損失的計提等會計因素有關。晉商銀行的營收減少、利潤增長,一方面是因為成本壓縮,另一方面與資產減值減少較多有關。
而在股價表現上,上市以來,晉商銀行的股價也較難提振。該行股票發行價為3.82港元/股,而當前該行股價已跌至1.4港元/股,跌幅達63.35%。
在營收和股價表現尚不樂觀的情況下,外部晉商銀行或將面臨著省內另一家城商行山西銀行的挑戰。4月28日,由大同銀行、長治銀行、晉城銀行、晉中銀行、陽泉市商業銀行合并而成的山西銀行正式揭牌營業。自此,山西省城商行格局從此前的六行并立變為山西銀行、晉商銀行兩行并行發展的格局。
重組開業的山西銀行是否會成為晉商銀行的勁敵?陶金表示,多家銀行合并后組成更大型的銀行,可能形成更大的規模經濟,理論上開展業務、風控的成本都在下降,但也取決于幾家銀行原本的企業文化是否相容,能否形成協同效應。總體上看,山西城商行的市場結構發生了明顯變化,變得更加壟斷,但兩大寡頭之間的競爭必然也是更加激烈的。
廖鶴凱也認為,重組開業的山西銀行或許已經是晉商銀行的勁敵了,業務范圍、區域重合度高,整合而來實力更強、前景更明朗、輕裝上陣的山西銀行對同地區的晉商銀行的員工有較大吸引力,勢必會導致晉商銀行的業務流失和人才流失。
那么在內憂外患之下,晉商銀行如何尋求發展新機?廖鶴凱坦言,未來晉商銀行首要問題還是要解決內部公司治理問題,市場機會還是有的,晉商銀行的發展基礎也還在。同時,晉商銀行還需多途徑適當提升資本充足率,讓不良資產攀升情況得到控制、不良資產處置穩妥推進,在控制風險的情況下優勢業務繼續強化,就可以有效面對外部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