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8日晚間,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華融”)發布2020年經營業績預將出現虧損的盈利警告。同時宣布,引進中信集團等五家機構擬通過認購該公司新發行股份方式進行戰略投資。
后續,中國華融將于2021年8月28日召開董事會會議,借以審議中國華融及其附屬公司2020年業績及2021年中期業績。
此前,應中國華融要求,該公司股份自2021年4月1日上午9時正起已于香港聯交所暫停買賣,待刊發經審核之2020年度業績,并將繼續暫停買賣,直至進一步通知。
預虧超過千億 三點原因明晰
中國華融公告,經初步測算,該集團(中國華融連同其附屬公司)2020年度經營業績預計將出現虧損,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虧損預計為人民幣1029.03億元。該業績預告所涉及的財務數據未經核數師審核。
數據顯示,2019年度,中國華融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人民幣14.24億元,基本每股收益為人民幣0.04元。
對于2020年業績預虧的主要原因,中國華融新聞發言人公開表示,2020年,隨著原董事長賴小民受賄、貪污、重婚案的開庭審理和宣判,中國華融對其任職期間激進經營、無序擴張造成的風險資產持續清理和處置,在此同時,新冠疫情造成的市場沖擊,部分客戶履約能力下降,當期部分資產質量加速劣變。對此,該公司對風險資產進行了全面審視、評估及減值測試,當期確認了信用減值損失和公允價值變動損失,對經營業績造成了非常重大的影響。主要原因有三點:
一是對集中處置存量風險資產進行減值測試。在2019年海外業務整合基礎上,由華融華僑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華融華僑”)在中國華融集團范圍內整合分、子公司部分存量資產,進行集中管理處置。該公司完成了華融華僑股權轉讓的立項審批,于2020年4月8日發布了潛在出售事項的公告,但至2020年末,該項轉讓未能按計劃實施。華融華僑對集中管理資產進行了全面審視評估,計提了信用減值損失和公允價值變動損失。
二是對當期資產風險審慎評估信用減值損失。2015年至2017年快速增長的收購重組類項目和固定收益類項目于2020年集中到期。資產形成的歷史原因和當期市場影響交織,疊加新冠疫情嚴重沖擊和市場“爆雷”事件,客戶履約能力受到較大影響,相關資產質量也較前期承壓。經全面審視和評估風險,該公司計提了信用減值損失。
三是部分附屬公司風險沖擊了集團經營業績。相關金融服務附屬公司資管計劃底層資產風險加速暴露。資產管理與投資分部中的部分附屬公司風險資產劣變。經全面審視和評估風險,此部分子公司計提了信用減值損失和公允價值變動損失。
中國華融新聞發言人稱,需要說明的是,當期計提的信用減值損失和公允價值變動損失,增強了公司風險資產處置的財務基礎,并不代表終級損失。
同時,中國華融提出了實施資本補充規劃、保持流動性穩定、增強風險資產處置財務基礎以及持續推進回歸主業、化險瘦身發展戰略四點主要應對措施。
目前經營狀況正常 流動性風險可控
對于中國華融目前的經營狀況,外界備受關注,中國華融是否具備可持續經營能力?
對此,中國華融新聞發言人回應稱,目前該公司經營正常,各項業務穩步開展。同時,公司實施資本補充規劃,已刊發潛在戰略投資公告,擬主動引入戰略投資者,有效補充資本,提升風險抵補能力,確保可持續經營基礎。
對于外界備受關注的中國華融業績大規模虧損對公司流動性造成多大影響、未來到期的公司債券能否如期足值兌付、是否會對存量債務進行重組等疑問。
中國華融新聞發言人稱,該公司與金融機構保持正常穩定資金往來,流動性充足,境內外債券按期兌付,流動性風險可控。4月1日至8月18日,中國華融及旗下子公司已如期足額兌付到期境內外債券共94只,金額共計633.44億元人民幣。與此同時,公司目前資金狀況良好,對未來到期債券兌付已做出妥善安排和充足準備。
中國華融本次大規模計提撥備后的資產質量將如何?中國華融新聞發言人表示,該公司撥備計量結果符合會計準則要求,合理反映當前的資產質量和風險狀況。2020年,該公司確認信用減值損失和公允價值變動損失,夯實了資產價值,增強了風險資產處置的財務基礎。下一階段,該公司將在此基礎上,持續開展化險清收,挖掘存量資產價值,抓住市場機遇加快處置,全力減少終極虧損金額。
引入戰投 回歸主業
目前,中國華融正在積極推進引進戰略投資事宜,擬通過發行新股份的方式引入多個投資者對公司進行增資。
中國華融特別強調,此舉僅涉及資本重組,并無計劃進行債務重組。
據介紹,中國華融于2021年8月18日分別與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中保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中國人壽(601628,股吧)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遠洋資本控股有限公司簽署了投資框架協議。
中國華融透露,上述機構擬通過認購該公司新發行股份的方式對該公司進行戰略投資。潛在戰略投資倘獲實施將有效補充公司資本,進一步夯實該公司可持續經營的基礎,保證該公司滿足監管要求。框架協議不屬于具有約束力的正式股份認購文件。引進戰略投資相關工作正在推進中,有關交易確定后,公司將遵照信息披露規則適時公告。
引進戰略投資者后,中國華融方面將堅持回歸主責主業,加快推進業務轉型,服務國家發展戰略需要,運用“投資+投行”的手段,大力拓展實質性問題企業重組,積極開展國企主輔業剝離、大型實體企業紓困、城市更新、違約債券收購、破產重整以及高風險中小金融機構風險處置等業務,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對于近日中國華融公告擬轉讓華融交易中心、華融消費金融股權,并重組華融信托股權的主要考慮原因,中國華融新聞發言人稱,均是落實監管要求、突出不良資產主業的具體舉措,是公司穩步推進機構瘦身的正常股權轉讓行為。轉讓上述子公司股權,對公司經營的影響是正向的、積極的。目前,上述子公司股權轉讓或重組項目正在推進中,后續進展情況,請以公司公告為準。
中國華融透露,按照監管回歸主責主業要求,公司對非主業、無優勢、無業務協同的相關子公司優化整合方案也在進行研究,后續如有實質性進展,會遵照信息披露原則適時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