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依然較強。
日前,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了2021年7月份銀行結售匯和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數據,繼續保持了今年以來的順差格局,規模分別為98億美元、183億美元,均低于上半年月均水平。
“這表明外匯收支及外匯供求更加均衡。”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在答記者問中表示。同時,相關數據也證明“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依然較強”。
此前,外匯局公布的7月外匯儲備余額為3.24億美元,較6月末增長0.68%,主要受非美貨幣相對美元走強、全球資產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
具體來看,結匯率與售匯率與近幾個月的平均水平相當,體現市場主體交易與預期基本穩定。其中,衡量結匯意愿的結匯率,也就是客戶向銀行賣出外匯與客戶涉外外匯收入之比為69%;衡量售匯意愿的售匯率,也就是客戶從銀行買匯與客戶涉外外匯支出之比為64%。
此外,主要渠道跨境資金流出入合理有序、總體均衡。7月份,貨物貿易跨境收支延續順差格局,外商來華直接投資凈流入保持高位。企業分紅派息進入季節性高峰,與往年同期水平相當;服務貿易跨境資金凈支付繼續低位運行,境內主體對外直接投資總體穩定。值得一提的是,證券投資方面也持續保持了較高的凈流入水平。
近期,中國資本市場股票、債券、人民幣匯率的劇烈波動,引發市場討論,擔心國際投資者改變對中國資產的看法。不過,相關數據證明了“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依然較強”。
首先,外資繼續凈增持境內債券。根據中央結算公司最新統計數據,截至7月末,境外機構人民幣債券托管量達33751.87億元,較6月份增加754億元,創近5個月以來新高。至此,境外機構已經連續32個月增持中國債券,今年1月~7月境外機構持有的境內債券累計增加4903.91億元。
其次,從陸股通數據來看,2021年上半年,北上資金凈買入股票金額達223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9%。
招商證券(600999,股吧)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表示,國際投資者通過證券市場對中國資產投資的規模已開始超過直接投資。
分析具體原因,謝亞軒稱,一是中國的決策層多維度釋放對外開放資本市場和融入全球化的積極信號。二是新冠疫情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全球宏觀經濟基本面企穩回升為中國資產打下堅實基礎。三是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收縮晚于市場預期,推動國際資本流入中國資本市場。四是新一輪全球金融周期已處于復蘇和擴張狀態,在更長的時間維度內對國際資本產生推動力。
不過,全球疫情仍在演變,世界經濟復蘇不平衡,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王春英表示,我國經濟持續穩定恢復,發展動力不斷增強,金融市場雙向開放穩步推進,外匯市場成熟度進一步提升,將為我國外匯收支形勢平穩發展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