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浦發銀行(600000,股吧)發布2021年上半年業績報告。今年上半年,浦發銀行積極服務實體經濟,主動優化業務結構,長三角主場優勢持續夯實,各領域工作取得積極進展。整體來看,該行經營發展呈現出“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穩中提質”的態勢。
在“十四五”開局之年,浦發銀行保持戰略定力,堅持以“全面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股份制商業銀行,推動全行成為新時代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和先行者”為戰略目標,圍繞“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以服務為根本”、“以市場為導向” ,實施客戶體驗和數字科技雙輪驅動,不斷增強核心競爭力、行業引領力和全球影響力。
從半年報中不難發現,在各項指標向好的背后,是浦發銀行各業務板塊在該行戰略目標的指引下,順應市場趨勢、發揮自身特色形成的發展合力。
經營發展穩中有進,業務結構持續優化
今年上半年,浦發銀行實現營業收入973.65億元(集團口徑);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98.38億元,同比增加8.83億元。
資產、負債規模保持均衡增長。截至6月末,該行資產總額達81,231.20億元,比上年末增長2.17%;其中本外幣貸款(含票據貼現)總額47,448.26億元,比上年末增長4.65%。負債總額74,626.59億元,比上年末增長2.17%;其中本外幣存款總額44,065.05億元,比上年末增長8.10%。
在疫情的影響下,商業銀行的資產質量備受市場關注。可以看到的是,今年上半年,浦發銀行繼續保持資產質量向好趨勢。截至2021年6月末,該行不良貸款率1.64%,較上年末下降0.09個百分點,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率連續六個季度實現“雙降”。
值得一提的是,在資產規模、經營業績持續向好的同時,浦發銀行加大業務結構優化調整力度,加大支持實體經濟力度,資產投放實現較快增長。
數據顯示,報告期內,該行對公貸款余額(不含票據貼現)24,500.08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442.21億元,增長6.25%;其中,制造業貸款余額4,281.05億元,增速高于對公貸款整體幅度;普惠“兩增”口徑貸款余額達到2,905億元。零售貸款余額18,326.93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04.15億元,增長2.25%。實現利息凈收入676.62億元,非利息凈收入297.03億元。
此外,該行零售業務積極踐行普惠金融,落地“浦慧稅貸”全線上信用類貸款,為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融資提供便利,打造在線供應鏈多維圖譜,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消費金融拓展汽車、家裝、家電等消費場景,滿足居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強化特色業務優勢,全力打造“浦發樣本”
今年上半年,浦發銀行持續做大做強優勢業務,在科技金融、綠色金融、財富管理以及自貿金融、托管服務等領域,打造出屬于浦發的獨有特色。
其中,培育支持具有關鍵核心技術的科創企業,已經成為諸多銀行業務布局的重點之一。在科技金融方面,報告期內,浦發銀行持續做大科技金融生態圈,服務科技型企業客戶較年初增加4,900余戶;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超2,800億元,較年初增幅18%;打響“科創上市找浦發”品牌,合作客戶覆蓋超七成的科創板上市企業。
在綠色金融業務方面,報告期末,該行綠色信貸余額達2,729億元,居股份制銀行前列,上半年綠色金融債券規模位列全市場第一,主承銷了市場首單境內外雙認證碳中和債、國開行首單“碳中和”專題“債券通”等。“浦發綠創”品牌于5月亮相,《綠色金融綜合服務方案》同步迭代至3.0版。同時,以“商行+投行”的模式有效整合傳統信貸產品和并購、債券、股權、銀團、撮合等金融工具,打造“跨銀行間市場、資本市場、碳金融要素市場”的綠色金融超市。
在財富管理業務方面,著力構建集需求洞察、投研規劃、交互陪伴于一體的智能財富管理體系。報告期末,該行管理個人金融資產AUM余額(含市值)達到35,149.41億元。做優“靠浦之選”精品庫,推進重點基金產品銷售,客戶基金保有規模達1,883.29億元。
在自貿金融方面,浦發銀行服務FT客戶超4,600家。報告期末,自貿FT貸款余額較年初增長22.8%,存款余額較年初增長55.5%,存、貸款指標雙雙保持股份制銀行首位。同時,發揮上海自貿區先發優勢,落地滬港聯動FT銀團轉讓等多項行業首單,積極支持海南自貿港及全國各自貿區建設,將自貿金融服務模式向全國復制推廣。
在資產托管業務方面,浦發銀行的托管規模達到14.09萬億元,保持全市場第4位。公募基金首發規模及托管規模余額同比增長均超過50%。
此外,“浦銀避險”業務保持領先優勢,強化客戶服務核心能力,為近1.8萬戶實體企業輸出專業高效的避險策略。打造“浦商銀”、“浦銀通”、LPR利率互換、利率期權等一系列優勢產品,協同服務各類實體企業客戶,實現“融資”向“融智”深度轉型。
數字化轉型深入,提升科技賦能創新優勢
當前,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中國銀行業共識,“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也強調,“穩妥發展金融科技,加快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上半年,浦發銀行數字化轉型進一步提速,創新打造差異化發展路徑。
今年上半年,浦發銀行持續推進“全景銀行”新模式構建,提升數字化引領力。據了解,全景銀行以“面向全用戶、貫穿全時域、提供全服務、實現全智聯”為目標,從客戶體驗、賦能增信、價值共創等維度,重新定義開放銀行,為銀行的數字化客戶經營體系建設以及產業數字金融業務創新提供指南。“千家萬戶連接工程”緊扣“全景銀行”核心理念,以客戶為中心,實現“千家智聯、提質增量”,高質量連接客戶超過1.2萬戶。
2018年2月,浦發銀行創新實驗室正式掛牌成立,已與華為、百度、科大訊飛(002230,股吧)、中移動、IBM等成立了13家產業聯合實驗室。同時,與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創設高校聯合研究(創新)中心,與哈工大創設金融網絡空間安全聯合研究中心,攜手信通院成立聯合創新中心。報告期內,公司第一家海外創新中心在新加坡正式揭牌,并在杭州、深圳、北京分別成立創新實驗室。
在數字賦能業務發展方面,該行零售業務致力于打造“最智能的財富管理銀行”,升級迭代零售數字化建設,包括上線財富規劃系統,正式運行“靠浦薪”對企對客服務平臺等。公司業務持續推動公司客戶旅程重塑,實現醫藥、消費電子等多個行業端到端數字化經營,提升普惠金融數字化服務能力。金融市場的“智慧票據”數字化服務升級,金融機構業務打造數據驅動的客戶營銷體系。
與此同時,浦發銀行深耕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從五方面全力推進:一是深化云平臺建設,擴容部署平臺服務器規模;二是推進生態云同城異構區域建設;三是深化企業級安全中心建設;四是推進組織、技術、流程、指標四大體系建設;五是進一步夯實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建設。
深耕上海主場,夯實長三角區域發展優勢
“作為總部設在上海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公司在主動對接服務上海重大任務中發現機遇、創造價值。”浦發銀行在半年報中指出,“公司一直把長三角作為自身業務發展的戰略高地,在長三角地區已形成了完善的網絡布局、業務特色和服務優勢。”
據了解,繼年初召開“支持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專題會”以來,浦發銀行在長三角區域的項目協調、產品共享、客戶一體化經營等方面的能力有效增強。
該行以金融創新服務上海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緊緊把握浦東新區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重大契機,抓牢一系列開放金融政策在浦東先行先試的政策機遇,積極開展產品服務創新,提升跨境金融綜合服務能力,全面開啟助力高質量發展新征程。報告期內,該行上海分行市場競爭力持續提升,本外幣存款規模突破萬億元,穩居全行業前列。
今年上半年,該行全面打響“長三角自己的銀行”品牌,在同業中率先成立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管理總部,創新推出了“長三貸”“長三債”“長三購”“長三鏈”等一系列特色金融服務,持續鞏固長三角地區股份制銀行的領先優勢,同時發揮龍頭輻射作用,將在長三角區域的成功模式復制升級,進一步服務好京津冀、大灣區等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
截至報告期末,浦發銀行共服務長三角企業客戶38.5萬戶、零售客戶超5,508.25萬戶;該行在長三角區域內貸款余額1.48萬億元,存款余額1.91萬億元,存、貸款余額均位列股份制同業第一位。上半年,該行在長三角區域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7.78%。
對于下半年的發展規劃,浦發銀行在半年報中提到,將繼續積極服務實體經濟,全力支持“六穩”“六保”工作,服務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堅決防范金融風險,推動“保收入、增存款、穩投放、控風險、探新路”工作,促進公司高質量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