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多渠道+視頻銀行,“小瀘云廳”為瀘州銀行科技事業增磚添瓦。
一年前,瀘州銀行開發了基于移動端的“小瀘云廳”遠程視頻銀行,它能夠使客戶通過手機實時、視頻辦理銀行業務。
從瀘州銀行了解到,截至2021年6月20日,“小瀘云廳”共接通視頻40093通,辦理業務43389筆。
一年時間過去,“小瀘云廳”為瀘州銀行帶來哪些改變?
穿梭于數據中的溫暖
據了解,“小瀘云廳”的核心能力共兩項:“客戶身份識別”解決業務需求線上化辦理的可獲得性,“客戶真實意愿核實”解決“面對面核實”的痛難點。
結合微信小程序、手機銀行、智能移動終端等接入方式,“小瀘云廳”支持客戶通過客戶端自主完成業務查詢和辦理。坐席通過視頻通話對客戶進行身份確認,同時進行客戶業務引導、問題解答和處理。
2020年4月,“小瀘云廳”首先推出理財風險測評、對公開戶法人意愿核實等業務,現已發展有十余項業務功能。
遠程視頻銀行的應用場景遠不僅是抗疫需要,對銀行而言,上線視頻產品在于從根本打破地域網點束縛,提升服務的廣度與深度。
更重要的是,“小瀘云廳”解決部分特殊人群的服務問題。
銀發族科技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在近期一直是需要攻克的難關,前有94歲老人被抱起來在網點辦理業務這種令人揪心之舉,后有銀保監會發文指導銀保機構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
“小瀘云廳”憑借遠程視頻互動能力,在金融服務適老化道路上邁出第一步。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可以通過家人的幫助,直接在家中完成多種業務辦理。
視頻銀行在科技層面是冰冷的,需要一絲不茍,不出差錯,但技術落地的初心是溫暖的。與在網點辦理業務獲得相同的結果,但是對于老年人來說,省去了舟車勞頓的苦惱,網點等待的煩躁和業務辦理的繁瑣。
溫暖穿梭數據之中,拉進了客戶與銀行的距離。開始上線時“小瀘云廳”是基于銀保監“非接觸式服務”和“居家金融”的建設要求,建設“線上金融”服務體系的其中一環,而現在它成為了客戶與銀行的重要連接線。
瀘州銀行科技魅力
“抓緊搞創新”是瀘州銀行金融科技集體意志的體現。從2016年實施核心系統建設大會戰以來,瀘州銀行實現核心、信貸、財務等33個系統同時換版上線,2018年建成占地1300㎡的機房,科技水平在部分領域趕超同等規模水平的銀行。
近七年瀘州銀行新建、升級各類系統121個,積極推動手機號碼支付,并在手機號碼支付基礎上創新探索5G消息支付。
“小瀘云廳”是瀘州銀行科技成果落地的集中體現。從提出設想、產品設計開發、落地上線,再到現在,它已經成功運營一年以上。從開始的兩項功能,到現在十幾項功能的落實,裝載了瀘州銀行打造的科技內核。
遠程視頻銀行,需要實現實時音視頻的低延時、低卡頓、高清晰、高音質,保障遠程銀行業務連續性和實效性,這樣才能保證用戶體驗。
它還需要滿足兩大核心能力,這就要對客戶進行身份、意愿識別,以保證業務的安全性。同時需要對音視頻數據流進行加密,防止篡改、修圖,和對音視頻的存儲以保證業務的合規性。
同時實現上述繁雜的功能,就需要瀘州銀行在技術創新層面和風險管理層面進行巨大投入。
正是擁有對科技的大量投入,才能夠將“小瀘云廳”的能量釋放,將冰冷的數據賦予情感的表達。
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實時音視頻等技術的發展,銀行等金融機構對于金融科技的需求越來越多,銀行向智能化、輕型化轉型的趨勢已是不可避免。
“小瀘云廳”是瀘州銀行想智能化、輕型化轉型的一次成功嘗試,從此,銀行服務從“坐商”升級為“網商”,金融服務延伸到網點之外,線上線下場景全線打通,銀行與客戶一衣帶水,空間再不成為阻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