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記者從央行獲悉,今年國慶假期我國支付業務規模穩步增長,有力支撐消費擴容提質和假日經濟活力激發。“十一”期間,消費支付場景呈現線上化、移動化發展趨勢。
央行表示,從支付渠道看,線上商戶支付筆數和金額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11.2%和3.9%,線下實體商戶支付筆數和金額分別下降2.9%和4.7%,表明在線上經濟加速發展疊加疫情常態化情況下,消費場景加速由線下向線上轉移。從支付方式看,移動支付筆數占比達到69.2%,較去年同期提升1.2個百分點,表明移動支付全面融入各類消費場景,成為老百姓(603883,股吧)消費支付的主要方式。
數據顯示,10月1日至7日,全國支付系統共處理各類非現金支付業務341億筆、金額19.9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2.6%和24.1%。其中,消費場景下非現金支付筆數和金額兩年平均增長7.8%和1.4%,已恢復至2019年疫情前水平。
據央行介紹,“十一”旅游消費支付逐步恢復,假日出行呈現高品質短途游特點。旅游服務平臺商戶支付筆數較去年同期增長0.5%,金額下降2.5%,表明受疫情防控等因素影響,旅游消費仍處于恢復階段。從出行特點看,交通出行類商戶平均每筆支付金額較去年同期下降42.8%,而酒店住宿類商戶平均每筆支付金額較去年同期增長21.3%,表明在“就地過節”倡議下,本地游、周邊游附加高品質住宿成為假日出行新趨勢。
餐飲零售、健康文娛消費支付表現亮眼。據介紹,餐飲商戶支付筆數和金額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57.8%和31.1%,零售商戶支付筆數和金額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12.0%和2.2%,表明“吃”和“買”依然是多數消費者假期生活的主旋律。文化娛樂相關商戶支付筆數和金額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26.6%和16.9%,表明文娛消費熱情進一步增長。醫療保健相關商戶支付筆數和金額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15.8%和7.4%,健康消費理念備受推崇。
此外,夜間經濟不斷升溫,鄉村消費支付受到熱捧。從支付時間段看,夜間消費交易筆數和金額分別占消費支付總量的36.3%和33.1%,較去年同期分別提升4.2個和0.8個百分點,夜間消費逐步成為刺激經濟發展、創造就業崗位的重要途徑。從消費地點看,縣域及以下地區商戶支付筆數和金額占全國消費支付總量的比例較去年同期分別上升1.6個和3.4個百分點,鄉村游成為假期出游的新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