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華為Mate 10 Pro及華為Mate 10保時捷設計版本迎來首賣,兩部手機均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況。華為Mate 10 Pro在閑魚上的價格各配置平均上浮600-1000元人民幣不等,有的賣家直接喊“帶價來”。閑魚黃牛的收購價直接從5X99起步。
而定價8999的華為Mate 10保時捷設計版則直接價格“翻番”。目前閑魚上的價格幾乎均在2萬元上,最高出現了29999元的報價。
目前黃牛的報價基本延續了上一代Mate 9 Pro及Mate 9 Pro保時捷設計版的溢價。實際按照華為的規劃來看,與上一代不同的是這一代Mate 10 Pro將承載更多的出貨任務,同時供應鏈的調整也讓貨源相對充足,但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線上遭遇搶購之后已經處于無貨的狀態,而線下也需要排隊預約。
“貨不多,已經有幾十號人在排隊,買到非常難。”
搜狐科技在發售前就走訪過華為北京的直營店,詢問關于華為Mate 10 Pro的預定情況。當時店員給出的說法是可見單店的到貨量并不能滿足線下的預約情況,出現斷貨及炒價的情況實屬必然。
iPhone X開售的情形依然歷歷在目。在經歷過長久的缺貨預期之后,最終黃牛卻依然沒能如預料中的那樣從iPhone X當中賺得盆滿缽滿,反倒是華為Mate 10 Pro及華為Mate 10保時捷設計版在橫跨5000元到9000元的價位段中展現出了溢價能力。
值得玩味的是,實際上華為與蘋果都采用了類似的產品策略。華為Mate 10依然采用傳統16:9的屏幕比例,來卡足3000-4000元價位段的市場,再通過全面屏設計方案的Mate 10 Pro及保時捷設計版來提升溢價。而傳統設計的iPhone 8系列與全面屏設計的iPhone X同樣在今年并存。
對此,通信專家項立剛告訴搜狐科技,隨著消費升級,人們購買手機的單價已經提升,最顯著的一點就是今年千元機熱度的下降,同時4000-5000元已經成為商務人士購買手機的正常價位段。項立剛認為今年卡位這一價位段的iPhone 8系列外觀改動太少失去了競爭力,這一點也從市場中反映了出來,而這給了華為Mate 10 Pro機會,必然更受到市場的追逐。
不過對于全面屏是否能夠提升溢價,目前行業的觀點都已經出現了分歧,一種聲音認為,全面屏會成為當下消費者追逐的產品亮點,因此能夠幫助產品線提升售價能力。
另一種聲音則指出,隨著各家廠商都采用全面屏設計,全面屏將會成為一種基本屬性,而不再擁有溢價能力。目前市場中已經出現了千元機級別的全面屏產品,上個月榮耀就已經發布了榮耀暢玩7X,將全面屏納入了千元旗艦的標配當中。
第一是產品的設計研發能力,第二是品牌形象的締造能力,第三是服務與售后能力。
在交流中,項立剛則指出未來全面屏不會成為提價的核心力量,而是一個必要的力量。而就產品溢價而言,他認為這需要三個方面的支撐:這些方面的提升才會成為真正形成溢價的原因,而目前華為是國產手機品牌匯中綜合支撐能力最好的,通過AI、徠卡雙攝等功能的加持,這成為消費者愿意加價購買的根源。
“明年全面屏不會成為比拼的重點,人工智能的話題才是。”
同時有觀點也認為,溢價能力最終需要看的是消費者的認可程度。“iPhone X的溢價是顯性的,即便8000多依然有大量的果粉愿意購買;華為的溢價能力是隱性的,定價依然保守但通過市場供求機制的調整來讓讓溢價顯現。”一位供應鏈上游的人士這么分析。他告訴搜狐科技,隨著屏幕量產的提升,全面屏會迅速普及,不少廠商在今年推新品時并沒有因為全面屏提價也在于這樣的判斷。他指出,目前行業其實是冷靜的,依然將一些高頻使用功能的體驗的提升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