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便民、惠民、利民”辦稅春風行動落實處。
大連市國稅局9日對外發布的全年稅收數據顯示,在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下,2017年大連地區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發展新動能不斷積聚,地區經濟呈現企穩向好態勢,全年實現國稅收入760.6億元。
據統計,2017年大連全市全年累計享受各項稅收優惠531.8億元,同比增長45.4%,創歷史新高。其中,企業直接減稅449.8億元,改善民生減免16.8億元,鼓勵高新技術減免16.9億元,促進小微企業發展減免14.3億元,“營改增”減免54.6億元,辦理出口退稅164.4億元,均呈現同比兩位數以上增長。
大連市國稅局辦事大廳。 夏曉琳 攝
傳統產業稅收增速明顯制造業向中高端發展
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前沿城市,近年來,大連全面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生產和供給端入手,為真正啟動內需,打造經濟發展新動力尋求路徑。以水泥制品業為例,大連在化解過剩產能上出實招,逐步實行錯峰生產,鼓勵開展生活垃圾和剩余污泥協同處置,通過不斷淘汰污染產能,有效推動了水泥行業轉型升級。2017年,大連地區水泥市場趨于理性,行業收入及稅收數據顯露企穩態勢,該行業稅收同比增長260.5%。
一手促進傳統行業轉型升級,一手推動制造業加快向中高端邁進。大連在提高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精益制造和服務型制造能力上下功夫,不斷促進汽車、軌道交通裝備、電子信息等優勢產業向全產業鏈發展,壯大產業集群。2017年稅收數據顯示,高端制造業中的電子設備、專用設備、通用設備等行業稅收分別增長64.1%、39.3%和30.0%,均快于制造業稅收平均增速。
“從數據看,制造業企業向中高端發展所產生的傳導效應不可低估,傳統行業的轉型升級,對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有著重要的引領和帶動作用。”大連市國稅局收入規劃核算處王通源副處長介紹說,“這對推進‘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的轉變,促進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