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中國乳業質量年會及中乳協第六屆理事會二次會議”。來自全國乳制品生產企業和主流媒體的代表近200人出席了會議。會上,中乳協發布了《中國乳業十年巨變》報告;國際乳聯中國國家委員會主席、協會原理事長宋昆岡作了《乳制品工業2017年發展形勢及2018年展望》質量工作報告。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監管一司司長張靖、工信部消費品司司長高延敏、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司副司長張志強等部委領導出席會議并作了重要講話。會議還對在2017年度嬰幼兒配方乳粉主流品牌質量大賽中獲得優異成績的26家企業進行了表彰。會議由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美菊主持。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監管一司司長張靖說到:國內主流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的生產、設施設備、硬件條件基本達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的檢驗能力也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屬于歷史最好水平,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指標和營養指標與國際水平相當,國產乳制品嬰幼兒配方乳粉的消費信心逐步恢復。
工信部消費品司司長高延敏說到:近年來,乳制品行業整個面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總體發展呈現了良好的局面。通過淘汰一批不合產業政策落后的產能,提高了行業集中度。新產品越來越多,乳品品牌受到消費者歡迎。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司副司長張志強說到:為防止類似三聚氰胺事件的發生,從2010年,衛計委對當時60多項乳品標準進行了清理,從標準上進一步提高食品安全標準。
劉美菊在報告《中國乳業十年巨變》時指出,今年是三聚氰胺事件十周年。十年來,中國乳業通過社會共治在質量安全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她特別強調,十年來,國家領導人多次對乳制品行業特別是嬰幼兒配方乳粉的健康發展做出重要指示,從國務院到各監管部門出臺了一系列乳制品法規標準和政策,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的四個最嚴標準,落實加強日常監管和監督抽檢責任;各乳品企業實施產業鏈管理新模式,從牧草種植開始,大力發展自有奶源,建設規模化養牛場,對企業的技術裝備進行升級改造,完善規范企業管理,優化產品結構,努力提升產品質量,健全產業鏈質量安全保障系統。經過十年的艱苦努力,中國乳業發生了脫胎換骨、翻天覆地的變化,展現在世人面前的是一個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現代食品制造業。劉美菊還強調,十年來,各級監管部門和企業對乳制品原料及產品中的三聚氰胺的監測結果均為“零”。這充分證明,三聚氰胺已成歷史。
宋昆岡的《乳制品工業2017年度質量報告》用詳實的數據分析總結了2017年度行業發展總體形勢和乳制品質量現狀,并提出了2018年行業工作重點。他說,2017年度,是我國乳制品行業穩定發展的一年,乳制品生產、消費取得較好成績。特別是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乳制品、嬰幼兒配方乳粉的質量安全繼續保持了穩定向好的發展態勢,廣大消費者對國產乳制品的信心進一步增強。特別是今年的下半年,伴隨著國際市場乳制品價格的提升,國內乳制品生產消費出現了平穩發展的好形勢。
宋昆岡提出2018年行業的工作重點有四項:一是認真貫徹執行食品安全生產保障體系。二是開展“食品安全標兵企業創建活動”,提升行業產品質量安全整體水平,打造中國最信得過的標桿食品行業。三是在全行業實施“高標乳行動計劃”。四是引導消費,擴大市場。他提議企業要優化產品結構,大力發展適銷對路產品。普通乳粉生產企業,應盡快向液體乳轉移,增加液體乳生產;注重發展大眾消費產品和家庭消費包裝。
展望2018年,宋昆岡強調,隨著消費者信心的恢復,乳制品市場將會出現一個穩定發展的好勢態,全行業要抓住時機,乘勢而上,繼續抓好產品質量提升,優化產品結構,大力發展適銷對路產品,引導消費,擴大市場,打造中國乳品品牌, 把乳業發展成一個強勢產業。
1月18日,首屆中國乳業質量年會及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第六屆理事會二次會議在北京舉行。圖為2017年度主流品牌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大賽頒獎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