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國難不是別的,是安倍晉三新年感言中,就日本現狀強調,日本“正面臨少子老齡化這一應被稱為‘國難’的危機”。
之所以在朋友圈中引爆,不是因為我們有多么關心日本,而是因為我們對中國的些許隱憂。
少子化、老齡化不是日本獨有,卻是因為日本最嚴重。
縱觀全球各國未來30年人口結構變化,瑞銀甚至發出了“全球經濟日本化:低通脹、低增長”的趨勢預警。
這對“未富先老”的中國而言,著實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1
“兒童經濟”的人口紅利終將走向消退
亞洲經濟過去幾十年蓬勃發展,使亞太多國出現了嬰兒潮,隨后這批廉價勞動生力軍協助推高生產力,帶動國家收入增長。嬰兒潮一代又在20多年后衍生了嬰兒潮二代,當疊加上中國經濟崛起、中產階層日益龐大的消費利好,過去10年,甚至是未來5年都將是兒童經濟大行其道的時機。
從前兩年兒童職業體驗館、兒童室內樂園的盛行開始,到現在幾乎每個購物中心都拿出一整層面積打造“兒童成長平臺”,兒童業態在“開放二胎”政策、新中產“消費升級”的紅利下,獨得購物中心專寵,發展極為迅速。
來源:國家統計局、網絡公開資料整理
如今這股趨勢開始逆轉。
數據的顯示令我們出乎意料。“開放二胎”和新中產的認知升級,不僅沒有像預期一樣帶來新生兒數量的顯著增加,反而人口出生數量在逐年下降。
2017年,全國出生人口1723萬人,遠低于“二胎”政策計劃時在低預測情況下的數值人口,甚至不及政策完全不開放的預測值。
而2016年出版的《中國統計年鑒》顯示,中國育齡婦女的總和生育率(即平均一位婦女生育的子女總數)僅為1.047,尚不及少子化趨勢極為明顯的日本(1.46)。
也就是說,伴隨二胎刺激效應的失效,或許從2017年開始,隨著新生兒數量的減弱,兒童經濟的紅利正在從最高點逐漸消退。
或許未來,在我們消費群族里,不能只看重兒童、只親睞年輕人,對部分老齡化程度日益加重的城市,尤其是那些深耕社區生意的社區型購物中心和社區商業,“新老年人”或許正是被你所忽略的群體。
2
第一代中產階層開始進入老齡化
當大家都把商機鎖定在兒童市場上的時候,其實整個世界的消費人口結構正在發生著改變。
和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超老齡社會”的國家日本相比,我國也正在步入老齡化社會。在《中國養老金融發展報告(2016)》中指出,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超2.3億,占總人口的16.7%,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超過1.5億,占總人口的10.8%。預計到2050年,中國老年人口將達到4.8億,約占屆時全球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中國將成為超老年型國家。
來源:國家統計局、興業證券研究所
對于商業而言,這無疑是個壞消息。
在消費者的生命周期里,傳統的消費者在步入老年階段消費力呈現大幅下滑,在中國這更為嚴重,傳統社會的貧窮養成的節儉,以及收入和財富積累偏少的影響,很多商業和購物中心都不把老年人作為消費主力客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