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日本航空宣布將成立國際航線廉價航空公司(LCC),以成田國際機場為大本營,2020年正式開辟"亞洲、歐美等中長途國際航線"。可以預見,中長途國際廉價航線的競爭將全面升級,日航此舉的主要目的在于"先下手為強"。
日航赤坂祐二社長在5月14日的記者見面會上表示:"近年來,人們的旅行價值觀出現了多元化發展。今后,中長途國際航線增長更加迅速,我公司將開拓國際航線LCC業務,為國內外旅客提供全新選擇,也希望借此吸引更多外國游客訪日。"值得關注的是,發布會上,日航方面沒有使用"正式進軍"的字眼,而選擇了"挑戰歐美等長途航線超低價格"的說法。
2012年----"LCC元年"
記者會見現場的日航赤坂社長(左)
航空客運行業中,一般3-4小時的飛行距離為"短途",6-8小時為"中途"。以日本為例,短途航線主要是國內線、中國、韓國等亞洲鄰國航線;中途航線則包括泰國、新加坡、夏威夷等航線;長途航線的飛行時間在10小時以上,主要涉及北美、歐洲地區航線。中途航線中,目前已有日本-澳大利亞、日本-夏威夷等多家海外LCC公司,而日本-歐美的長途領域尚沒有LCC公司加入。
與大型航空公司相比,LCC公司的機票價格可以便宜3-7成,頗具吸引力。2012年,日本多家公司進軍LCC行業,這一年也被稱作"LCC元年"。現在約有2成的旅客選擇日本始發或到達的LCC國際航線,增長勢頭迅猛。不過到目前為止,只有短途的LCC商業模式取得了成功。
LCC航線多選擇波音737、空客A320等小機型,可能范圍內增加乘客人數,飛機在目的地之間高效往返,以降低成本消耗。雖然機艙略顯擁擠,客艙服務簡單,但是飛行時間短暫,并不影響乘坐。
中長途飛行則截然不同。為了保障續航時間,必須選擇大機型,還要保障足量的飛機餐供應;而目的地之間的往返頻率降低,相比短途飛行,削減成本效果也無法盡如人意,這也是全球中長途飛行LCC航線遠遠少于短途的原因。
備受期待的"飛機材料"
記者會見中,日航的赤坂社長肯定了"長途LCC航線與短途不同,不適用于高頻率的短途技術,困難重重"的問題。這里的"技術"包括飛機飛行設備、飛躍西伯利亞上空的高難度操作技術等,解決起來"并不簡單"。
不過日航方面看來已經胸有成竹。此次日航為LCC分公司選擇了燃料性能優越的最新款波音787-8機型。赤坂社長介紹道,"787機型最適合長途飛行,機艙寬敞舒適,而且(擁有多架787的日航)公司技術成熟,相信采用787機型可以順利開辟中長途LCC航線。"
另一方面,ANA(HD)集團也計劃2019年年末前整合旗下的樂桃航空、香草航空,計劃加入中長途LCC航線的"鏖戰"之中。此外,多家海外LCC公司也有意向開辟中長途航線。
日航此次進軍LCC領域,不僅與其他航空公司形成競爭,也與集團內部其他航線的經濟艙打起了"價格戰"。LCC以低廉的價格為武器,吸引潛在游客,此次日航的LCC戰略是兇是吉,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