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向中國尋求幫助時,中國欣然同意,并未附加任何條件。坦贊鐵路就是最有力的例證。非洲人民有無數條理由選擇能夠幫助擺脫貧困的朋友,這位真正的朋友就是中國。
坦桑尼亞著名媒體人喬治·蒙圖日前在坦主流報紙《衛報》上發表專題評論,高度評價非中合作為非洲發展發揮的重要作用。
評論說,部分聲音稱中國正利用掠奪性貸款破壞非洲經濟增長,幾乎沒有給這片大陸帶來就業機會;并稱中國往非洲輸送勞工、竊取當地就業機會、掠奪非洲自然資源和土地。但這些都不屬實。中國是非洲真正的發展伙伴,為許多非洲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中國向非洲提供的貸款利率低、還款周期長,使非洲國家受益匪淺。部分觀點把中國描繪得如此負面,是因為他們害怕自己在非影響力輸給中國,是恐懼的表現。
喬治·蒙圖在評論中說,中國向非洲國家提供低息貸款幫助建設基礎設施,中國的資金支持縮小了非洲國家在道路、港口、橋梁、機場、發電站和通信等領域的基礎設施鴻溝,幫助許多國家開展互聯互通,有力推動了非洲的經濟增長。中國認為,非洲不是需要被拯救或教化的大陸,而是一個長期的合作伙伴。中國從未表現出自命不凡的傳教士姿態,而是在互惠基礎上,以非說教、令人信服的方式同非洲接觸。因此,部分別有用心的人士應當停止對中國的抱怨,也應當為其拒絕幫助非洲建設基礎設施和實現經濟獨立感到汗顏。
喬治·蒙圖稱,“當我們需要西方幫助建設基礎設施時,他們毫無誠意,還附加了很多苛刻的條件。當我們向我們的朋友—中國尋求幫助時,中國欣然同意,并未附加任何條件。坦贊鐵路就是最有力的例證。非洲人民有無數條理由選擇能夠幫助擺脫貧困的朋友,這位真正的朋友就是中國”。
這篇評論針對一些不實之詞指出,所謂許多在非中國企業不聘用當地員工,不提供職業培訓的說法并不屬實,是在故意歪曲事實、掩蓋真相。數據顯示,在非中國企業有超過四分之三的員工都是非洲本地人。超過400個中國企業或項目雇傭的員工中85%以上是非洲人。中國還不斷派遣各領域專家到非洲開展職業技能培訓。
不僅如此,中國還明確要求所有來非洲的中國公民尊重當地人的生活方式,要求所有中國專家切實向當地員工傳授專業技能。中國政府出資、中國企業承建的非洲最大圖書館——達累斯薩拉姆大學圖書館就充分體現了這一點。在建設過程中,項目施工方與達累斯薩拉姆大學密切配合,為該校學習建筑、民用工程和其他相關學科的在校生提供了眾多實習機會。
在2015年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期間,中國承諾將在2018年底之前向非洲國家提供3萬個獎學金名額,這一承諾已完全兌現。在2018年9月份的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期間,中國政府再次承諾將為非洲提供5萬個政府獎學金名額、5萬個研修培訓名額,同時邀請2000名非洲青年赴華交流。
除此之外,中國還向非洲派遣了多批農業專家、醫療人員,這些專業技術人員為改善當地醫療水平和幫助當地人掌握現代農業技術作出了巨大貢獻。
毫無疑問,中國向非洲人民提供的高等教育獎學金和短期培訓機會比其他任何國家都多。
中國要求企業和專家在實施工程過程中培訓當地員工、傳授專業技能,旨在使非洲國家擁有更多專業技術人才,以便在中國企業和專家離開后非洲能獨立地運營和維護本國基礎設施。這有利于幫助非洲國家減少聘請外國專家和技師的費用。為實現上述目標,習近平主席在2015年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承諾為非洲援建5所交通大學。坦桑尼亞是從這一倡議中顯著獲益的國家之一,因為其中一所大學將落戶坦桑。此外,中國已承諾將坦桑國家交通學院升級改造為面向東部和中部非洲的交通大學。這一學院的建成將創造就業,并使許多坦桑民眾獲得在當地接受專業培訓的機會。(經濟日報記者 蔡 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