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聞 > 環球經濟 >

          如何破局?跌倒的蘋果供應商:平均凈利潤率近腰斬

          蘋果的供應商走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

          根據同花順iFinD收錄的A股蘋果概念66只成分股,時代周報記者做了一番梳理,按照2018年的財報數據,這一批蘋果概念股的平均凈利潤率僅為2.36%。而在2016年和2017年,這一數值分別為4.99%和4.39%。也就是說,國產供應商們的凈利潤率持續走低。背后究竟是何原因?

          一直以來,成為蘋果的供應商,意味著業績的飆升。但在過去的幾年中,各家供應商在蘋果產業鏈中表現各異。

          值得一提的是,若是營收來源過度依賴蘋果,無疑將給自己埋雷,因為一旦與蘋果“失和”,或被蘋果棄用,對經營的影響將是毀滅性的。

          8月12日,一位不具名的手機行業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蘋果概念股中的多家供應商實際上都是屬于中間企業,靠訂單模式生存。

          隨著終端市場不景氣尤其是蘋果銷量下滑,上游訂單削減,下游成本提高,供應商自然備受擠壓,處境艱難。

          游走在蘋果概念上的供應商,正在經受新格局下的考驗。

          供應商受到沖擊

          如今的蘋果很難高枕無憂地享受品牌帶來的高溢價。

          從數據上看,截至今年6月底的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蘋果總營收同比微增1.02%至538億美元,凈利潤卻下滑12.8%到100億美元,而且這已經是蘋果凈利潤連續第三個季度下滑了。

          而從IDC發布的今年第二季度全球市場份額來看,三星以22.7%的市場份額穩居第一,華為在全球則占比17.6%,蘋果銷量倒退18.2%,以10.1%的市占比排名第三,僅以微弱的差距領先市占比為9.7%的小米。

          隨著蘋果銷量不達預期,走下神壇,對應產業鏈上一眾供應商的業績和市值表現自然受到波及。過去近十年以來,隨著蘋果風靡全球,蘋果概念亦成為一個熱詞。

          網絡上對所謂的“蘋果概念”有一個綜述,即蘋果公司是全球第一個市值達萬億元的公司,擁有最先進的技術,同時攫取產業鏈最高的毛利和絕大部分利潤,引領電子產品新技術的進步。

          蘋果業績隱憂和未來成長不確定因素之下,與蘋果捆綁越緊密的廠商,越能提前感受到寒意。

          作為國內“手機玻璃第一股”,穩抱蘋果大腿的藍思科技(300433)自2015年上市之日起便備受市場和資本關注,公司市值亦一路水漲船高,藍思科技也一度成為千億元級市值的白馬股,創始人周群飛從打工妹到女首富的傳奇故事也廣為流傳。在《2018胡潤全球白手起家女富豪榜》中,48歲的周群飛以615億元的身家成為全球白手起家女首富。

          不過,藍思科技最新發布的2019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其上半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虧損1.23億―1.69億元,同比下降127%―137%,而上年同期則為盈利4.58億元。這是藍思科技首次出現虧損。明星股藍思科技為何也會驚現“業績變臉”?相比巔峰時刻,藍思科技已從昔日的千億元級企業,跌到市值300億元上下,周群飛身家亦已縮水近600億元。

          藍思科技在業績預批中解釋稱:上半年,由于消費電子行業經歷了動蕩發展,致使行業競爭加劇,行業規模整體承壓,導致公司產能和高交付率優勢在報告期內未能得到充分發揮,人力成本、折舊及財務費用有所增加,公司產品毛利率同比有所下降,短期內出現了利潤虧損。

          實際上,過去幾年,面對蘋果手機發展的紅利,“吃蘋果吃到飽”的藍思科技的確嘗到了甜頭。記者梳理歷年財報獲悉,自2011年至2017年,藍思科技的年度利潤均在10億元以上。不過到了2018年,藍思科技歸母凈利潤為6.37億元,同比下滑近70%,業績滑坡已現端倪。

          盡管多年來業績發展較為迅猛,但是藍思科技“單一大客戶”的風險一直是其飽受詬病的問題。

          主營業務為電子產品防護面板及蓋板生產的藍思科技,最大的客戶便是蘋果,據其招股書顯示,2011年、2012年、2013年和2014年上半年,藍思科技對蘋果的銷售額占主營業務的比例,分別為54.02%、56.03%、40.12%和44.17%。

          值得玩味的是,在之后的年報中,藍思科技便不再提及前五大客戶的具體名單,在談及主要客戶時,藍思科技多次主動點名三星、亞馬遜、微軟、華為、小米、OPPO、vivo等國內外品牌,但卻未再提及蘋果。不過,根據藍思科技年報,2015―2018年,藍思科技的第一大客戶銷售額分別占到年度銷售總額的48.4%、37.48%、49.37%、46.97%,第一大客戶的營收貢獻占比居高不下。

          據一位相關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透露,藍思科技的業績波動乃至出現虧損,其實便是與其最大客戶蘋果有直接關聯,蘋果銷售失利直接導致藍思科技業績下滑,過于依賴蘋果,致使其最終出現蘋果一打噴嚏,企業就“重感冒”的局面。

          蘋果失速陰影下出現業績變臉,藍思科技并非個例。

          大族激光(002008)公布的2019年半年度快報則預計,上半年營收下滑7.3%,上半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79億元,同比下滑62.74%,業績腰斬。大族激光指出,報告期內,由于消費電子行業周期性下滑及中美貿易摩擦引起的部分行業客戶資本開支趨向謹慎的影響,公司市場訂單較同期有所下降。財報顯示,2018年大族激光第一大客戶訂單收入僅4.39億元,相比2017年下滑了56%。

          而為蘋果代工的3C制造服務商鴻海(2317.TW),2016―2018年三年間的總營收分別為4.36兆億新臺幣、4.71兆億新臺幣、5.29兆億新臺幣,營收節節攀升,但凈利潤卻逐年下滑,分別為1486億新臺幣、1383億新臺幣、1290億新臺幣。

          產業鏈上的蘋果利潤

          今年初,蘋果年度更新了供應商名單,用蘋果自己的話說,這份長達33頁的“前200名”供應商名單,包括了零部件商和其他供應商,合計共占據了其2018年全球材料、制造和組裝采購支出的98%。

          時代周報記者梳理這份2019年“Top200名單”發現,2018年,來自中國臺灣的企業數為44家,其次是美國的41家,日本企業占據37家,中國大陸新增4家至33家,中國香港新增3家至10家。此外,韓國企業有14家,德國有6家,新加坡有5家,荷蘭3家、奧地利2家,沙特、瑞士、比利時、芬蘭和加拿大各入選1家。蘋果供應商里面中國大陸和中國香港的企業共計43家,占比高達21.5%。

          可以看出,目前蘋果的核心供應鏈主要來自中國臺灣、中國大陸、中國香港、美國、日韓等地區,是一個高度國際化的供應群。作為蘋果的主要代工商,鴻海整個集團員工數就高達86.3萬人,依然只能賺取兩三個點的低廉的組裝費用。蘋果供應鏈上的主要利潤仍然流向蘋果本部,三星電子、臺積電、美光等跨國企業。

          除此之外,目前上述200家核心供應商在全球范圍內共擁有807家工廠,其中383家就在中國大陸,比例近50%,占據了近一半的江山。但總的來說,中國供應商盡管數量龐大,但與韓系供應商比起來,大部分還處在產業鏈的中低端位置,附加值低,能賺的錢可想而知。

          數據顯示,2018年蘋果的銷量是2.088億臺,在全球14億臺手機銷量中,份額僅為15%左右,但蘋果卻拿走了全球智能手機73%的利潤。而三星以2.923億臺的銷量,份額約為20.8%,也拿走了13%左右的利潤值。

          破局之路

          蘋果供應商們又該何去何從?

          實際上,除了龐大的代工業務之外,仔細研究蘋果供應鏈上的電子元器件股,會發現國內供應商也能部分提供高精尖技術,如聲學模組、光學鏡頭、屏幕、電池、連接器等部件供應。

          蘋果概念股成分股中,利潤率最高的幾家分別為恒明達、提供移動終端天線的信維通信、為蘋果提供IRCF的水晶光電、主營線路板的依頓電子等,凈利潤率皆在20%以上。

          此外,歌爾聲學給蘋果提供聲學模組,德賽電池和欣旺達提供了手機電池,歐菲光提供攝像頭模組,藍思科技和伯恩光學提供玻璃蓋板,安潔科技提供屏幕觸控層功能件,瑞聲科技供應音頻設備,立訊精密、瀛通通訊、東山精密等多家國內供應商提供無線充電線圈模組等。

          在專家看來,占據市場優勢位置的細分領域龍頭,由于具有較高的技術壁壘,蘋果若需要替換則需要付出相當較高的轉移成本和品控風險,因此,這類經過多年研發投入,逐步成長為各自領域龍頭的企業,作為蘋果供應商的地位則難以輕易撼動。

          另一方面,為了有效“去蘋果化”,供應商還必須從業務上和客戶上做文章:業務上向相關多元化產業和產品拓展,客戶上擺脫蘋果依賴癥,向華為OV等手機廠商靠攏。

          去年年底,華為首次對外公布了金牌供應商名單,多家蘋果供應鏈企業同時為華為金牌供應商,如立訊精密、京東方、瑞聲科技、歌爾股份等。

          德賽電池最新披露的半年報顯示,2019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73.28億元,同比增長16.09%;實現凈利潤1.70億元,同比增長27.70%。業績增長,主要是由于進一步拓寬了與國內核心戰略客戶的合作深度和廣度,傳統優勢業務市場份額進一步鞏固,并成功導入音箱、儲能等新項目。

          在智能手機增長面臨天花板之后,業界一度對于可穿戴設備、以及無線立體聲耳機等智能設備寄予厚望。歌爾股份一季度業績觸底反彈,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1.02%,凈利潤增長10.56%,主要原因是智能聲學產品取得了110%的增長。據今年3月1日的投資者交流紀要,歌爾無線耳機產品出貨大幅提升,主要源于跟安卓廠商的合作,華為、小米都是公司重要客戶。

          作為蘋果聲學器件主要供應商之一的瑞聲科技,也在積極擁抱華為。據悉,瑞聲科技是華為Mate 20系列重要的聲學供應商,未來有可能將聲學在內的多種產品應用到華為中端手機上,此外,該公司也是小米、聯想等手機品牌的聲學供應商。

          立訊精密拓展的5G相關業務預計到2020年有望達到20%的占比,相對于2017年相當于再造半個立訊。

          鵬鼎控股在年初回應與蘋果合作時曾表示,蘋果只是公司客戶之一,除蘋果外,公司還擁有其他國內外領先品牌客戶如:Google、Amazon、Microsoft、HP、Facebook、SONY、華為、CISCO、TOSHIBA、OPPO、Vivo等,以上客戶均為公司未來業務增長的保證;除通信產品外,公司正積極布局5G及汽車電子等相關領域。

          最新動態
          相關文章
          希臘債務創新高 財政重新惡化或將再次...
          美股三大指數止步四連漲 蘋果發布iPhon...
          歡瑞世紀3年1期現金流為負 2億股質押到...
          迫切尋求資金支持、但又不愿拿股份換援...
          美商務部對華為臨時通用許可證公開意見...
          大手筆!愛馬仕古馳香奈兒相繼停工 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寡妇树林野战在线播放 | 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天堂网www在线资源网|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网站| 欧美日韩精品久久免费| 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韩国电影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无码DVD在线观看| v一区无码内射国产| 日日天干夜夜人人添|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无码一区二区| 男人把女人桶爽30分钟应用| 国产v精品欧美精品v日韩| 久久久久777777人人人视频| 在厨房里挺进美妇雪臀| 一级毛片a免费播放王色| 日本视频网站在线www色| 亚洲乱码精品久久久久..| 波多野结衣看片| 免费黄色a视频|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欧洲selulu|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网站| 777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好吊操在线视频| 中日韩精品电影推荐网站|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mv视频7|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 男女无遮挡高清性视频直播| 四虎影视在线影院4hutv| 韩国太太的告白韩国电影|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3751色视频| 在车里被撞了八次高c| 三上悠亚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日本一道本高清免费| 久久综合九九亚洲一区| 18禁裸男晨勃露j毛免费观看| 影视先锋AV资源噜噜| 久久国产精品61947| 欧美一区二区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