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北京上半年經濟成績單出爐。在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2021年上半年北京市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統計局副局長朱燕南表示,上半年北京總體經濟穩步恢復,基本民生保障有力,發展質量不斷提升,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228億元,同比增長13.4%??梢钥吹剑习肽晷屡d領域經濟拉動明顯,新消費顯著增長,下半年有條件有基礎繼續穩步復蘇。
新興領域快速成長
從北京市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來看,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北京上半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22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3.4%,比一季度回落3.7個百分點,與2019年同期相比,兩年平均增長4.8%,高于一季度0.2個百分點。
經濟恢復體現在生產、投資的諸多方面。上半年,北京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1.4%。北京市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9.2%,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38.6%。
朱燕南分析稱,上半年經濟運行取得這樣的成績,一個原因是有重點行業穩固基礎。從工業看,醫藥、電子等支柱行業發揮重要支撐作用,上半年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合計超過八成,工業機器人、集成電路產量分別增長79.1%和32%。
北京市新興領域得到快速成長,上半年,全市實現新經濟增加值7870.8億元,按現價計算,同比增長26.1%,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0.9%,同比提高2.4個百分點。
“其實,北京地區經濟生產總值全面向好,和北京本身產業的轉型升級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表示,“這些年,特別是今年上半年以來,北京極力推動數字化轉型,在整個市場發展的過程之中,高端制造業等都有了不錯的進步,這是整個北京市場發展的最核心關鍵所在。”
科技創新為這樣的轉型釋放了新潛力。據介紹,隨著北京加快推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創新主體活力不斷增強,1-5月全市大中型重點企業研究開發費用同比增長29%,中關村示范區企業技術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為19.4%,同比提高0.5個百分點。“十三五”時期布局的29個科學設施已有27個主體結構封頂;1-5月區域內大中型重點企業研發費用占全市大中型重點企業的比重為69.2%,同比提高0.4個百分點。
物質生活處于穩定狀態
今年以來,大宗商品原材料價格上漲給產業鏈上下游帶來了不小的波動。不過,就北京而言,原材料漲價對下游消費品的影響顯而不強。
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副總隊長卞晶介紹,從歷史數據來看,北京工業消費品的價格一直是相對比較穩定的,漲幅較低,近十年來,上半年漲幅一般保持在0.5%以下,受今年上半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傳導影響,北京工業消費品領域價格同比上漲0.7%,略高于歷史水平。但與上游產品價格漲幅相比,工業消費品價格漲勢還是相對比較平穩的。
總體來看,上半年北京市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5%。卞晶表示,“這個幅度在近五年同期中處于較低的水平”。
江瀚告訴記者,“整體物價水平偏低,表現出北京實際上進行了更多的市場調控,讓居民的物質生活水平處于一個較為穩定的狀態,從而穩定了居民的生活預期,進一步推動了居民未來生活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北京未來CPI還可能保持一個相對低位的空間,雖然有一定的宏觀影響,但是整體市場影響是不大的”。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CPI上漲主要影響因素發生了變化,從結構上看,今年以來,北京市CPI上漲動力從以食品價格拉動為主,轉變為以服務和工業品價格上漲帶動為主。據介紹,豬周期和菜價低帶動食品價格轉為負向影響,隨著國內生豬產能的恢復,豬肉價格進入了周期性的下降區間,上半年本市豬肉價格同比下降19.9%。
此外,上半年部分服務領域價格恢復性上漲。卞晶介紹,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北京商戶生產經營秩序逐步恢復。下個階段,支撐北京市CPI平穩運行的因素較多,經濟有望繼續保持穩步復蘇向好的態勢,供給端恢復較好,各項促消費穩物價措施成效將持續顯現,預計CPI將保持溫和上漲的態勢。
與物價微漲相對應的是,上半年,北京市場總消費額同比增長22.1%,兩年平均增長3%。其中,服務性消費同比增長23.1%,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227.5億元,同比增長21%。
其中,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中,通訊器材類、日用品類和文化辦公用品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31.3%、28.4%和24.6%。網上消費快速增長,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實現網上零售額2414.6億元,同比增長24.6%。
居民收入穩步增加
為消費持續提供動力的是,北京居民收入穩步增加。上半年,北京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138元,同比名義增長10.3%,兩年平均增長6.1%;扣除價格因素,同比實際增長9.8%,兩年平均增長4.4%。
從收入構成來看,四項收入全面增長:工資性收入同比名義增長12.8%,經營凈收入同比名義增長14.9%,財產凈收入同比名義增長9%,轉移凈收入同比名義增長4%。
卞晶表示,全市經濟恢復向好為居民收入的增長提供了堅實的支撐,北京市就業形勢總體穩定,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加速,也助力居民收入實現穩固增長。上半年政府先后出臺了發放穩崗補貼、加強崗位培訓,召開專場招聘會,加強農村勞動力就業轉移等多項穩就業的政策,這也促進了居民就業,帶動了居民工資性收入的增長。
“總的來看,上半年全市經濟穩步恢復,發展質量繼續提升。但也要看到,國際環境依然復雜多變,不穩定不確定因素較多,國內經濟穩定恢復發展的基礎仍需鞏固。”朱燕南表示。
那么下半年,北京經濟發展將是何走勢?朱燕南認為,下半年,經濟復蘇的有利因素和不確定因素同時存在。從全球看,經濟復蘇腳步在加快,近期世界銀行提高了對全球經濟增速的預測。從國內看,上半年全國經濟穩定恢復,下半年有望保持增速。
“從北京來看,二季度經濟復蘇腳步在加快,表明經濟正在恢復向好。盡管當前經濟恢復不充分、不平衡的情況依然存在,但隨著北京經濟結構優化、新動能增強、政策發力支持等,下半年有條件有基礎繼續穩步復蘇。”朱燕南說。
“我覺得下半年北京的經濟走勢穩中向好,是一個比較大概率的事件,經濟整體平穩是一個大趨勢,進一步有所改善和優化,經濟發展有潛在的空間。”江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