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8月24日,美國國會眾議院投票通過了1萬億美元的兩黨基礎設施法案,同時以220票贊成、212票反對的投票結果批準了3.5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建設預算框架。眾議院將于9月27日最終為這項基礎設施建設預算框架進行投票表決。
值得一提的是,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周二避免了對該預算決議的直接表決,她使用了一種程序性的策略,只要眾議院采納了另外兩項法案——基礎設施和投票權立法的辯論規則,則意味著預算決議的通過。
此舉意味著民主黨可以在繞過參議院共和黨的情況下通過3.5萬億美元的預算藍圖,并繼續推進美國總統拜登的經濟議程。
自拜登就職以來,基礎設施建設一直是其力推的“標志性工程”。從道路、橋梁到貨運鐵路和港口,再到電網和互聯網服務。這一法案如若成行,將是美國多年以來在公共建設方面最大手筆的努力之一。
這一預算決議是民主黨的所謂人力基礎設施方案,旨在通過育兒、教育、醫保等領域的舉措擴大社會安全網。
上述預算決議的撥款重點在四大領域:家庭、氣候、醫療保健、基礎設施和就業,其資助的舉措包括投資于延長帶薪探親假和病假、建立兒童保育計劃、延長與育兒有關的家庭稅收抵免、擴大聯邦醫保(Medicare)的福利范圍、提供免費學前班和社區大學等。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將提供鼓勵采用綠色能源、制造和運輸的稅收優惠,征收甲烷與碳排污費用,增加聯邦政府車隊中電動汽車的數量等。
白宮直接表示如果今后五年這些基建的投入到位,將有效地重振目前美國因基建短板而被拖累的制造業,同時如此巨大的投資也將通過基礎設施建設拉動國內需求。但是并沒有多談保守派提及的財政赤字問題。
不過,天價支出帶來的赤字問題不容小覷。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8月5日預計,國會兩黨正在討論的總額約1萬億美元基礎設施建設計劃將在未來10年內推高聯邦預算赤字約2560億美元。
但是預算辦公室預估數據與參與起草該計劃的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的預估存在出入。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羅布·波特曼和克麗絲滕·西內馬在一份聲明中回應稱,該計劃支出部分有望被聯邦政府一系列額外財政收入等抵消,預算辦公室未能將所有額外收入納入計算范圍。
由于新冠疫情造成的經濟損失和美國采取的疫情應對措施,美國財政赤字進一步擴大,美國預算辦公室7月曾預計,2021財年(2020年10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美國聯邦財政赤字將達3萬億美元,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將達13.4%,為1945年以來第二高水平。
在赤字問題前面,此前參眾兩院的一些溫和派民主黨人對支出方案3.5萬億美元的規模猶豫不決,一些人對計劃中針對企業和高收入個人的一些增稅措施表示擔憂。
為了與黨內溫和派達成協議,不僅是佩洛西和多位國會領導人,甚至是拜登和白宮的高級官員也給他們打電話交流,與他們強調預算決議、基礎設施法案和投票權立法對白宮目標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