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服貿會”)于9月7日在北京圓滿落下帷幕。本屆服貿會是在全球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國內疫情形勢仍有反復的情況下,我國舉辦的全球唯一的國家級、國際性、綜合型服務貿易展會。
本屆服貿會以“數字開啟未來,服務促進發展”為主題,聚焦數字服務貿易新趨勢,舉辦了覆蓋服務貿易全部12大領域的展覽展示、論壇會議、推介洽談及邊會活動,81家央企、16家中央金融企業及31個省區市、5個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分別組建地方交易團,吸引了來自153個國家和地區的1.2萬余家企業線上線下參展參會。
9月7日,商務部服貿司二級巡視員王志華在“介紹2021年服貿會總體情況”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據初步統計,截至9月7日16:00,本屆服貿會各類成果1672個,其中,成交項目類642個、投資類223個、協定協議類200個、權威發布類158個、聯盟平臺類46個、首發創新類139個、評選推薦類264個。
王志華還就接下來如何將服貿會達成的成果落到實處提出了四大發展方向。一是深入推進服務領域制度型開放,抓緊制定全國版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并在全國范圍推進實施。
二是拓展服務貿易國際合作新空間。加大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服務業發展的支持,推動服務貿易領域的多雙邊區域合作、規則對話、政策協調和經驗交流,拓展與發達經濟體服務貿易合作,攜手各國共同反對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
三是加快服務貿易數字化進程。認真謀劃數字貿易發展的頂層設計,加強數字領域國際合作和規則協調。依托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打造數字貿易示范區。
四是全力打造全球最有影響力的服務貿易國際一流展會。加強對本屆服貿會交易成果的跟蹤和落地服務,搭建有效的服貿會線上、線下溝通渠道,為促成后續成交合作創造良好的條件。
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疫情的發生更是加劇了大變局之“變”,在疫情的沖擊下,傳統行業紛紛向數字化轉型升級,也使得服務貿易在國際上的核心競爭力呈現數字化發展態勢。據2021年服貿會執委會辦公室副主任、北京市商務局局長閆立剛介紹,本屆服貿會首次設置數字服務專區,聚焦數字化體驗、數字化服務、數字化治理等相關內容,展示了國內首個裸眼3D內球幕影院等多項新興數字技術。圍繞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消除數字鴻溝等熱點話題,舉辦了“2021數字貿易發展論壇”等15場論壇會議,發布了《中國數字貿易發展報告2020》《數字貿易發展與合作報告(2021年)》等重大成果。
在6天的時間里,全球企業相聚北京、相約云端,凝聚了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共識。雖然本屆服貿會已經圓滿結束,但服貿會帶來的影響則“永不落幕”。正如閆立剛所言,“服貿會作為全球首個專門為服務貿易搭建的國際交流平臺,以及我國對外開放的三大展會平臺之一,將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不斷總結籌辦經驗,創新辦會思路,以服務客商、促進合作為根本,以更高標準籌辦,把服貿會辦得越來越好”。(記者 宋亦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