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終止北交所上市計劃后,兩只北交所概念股出現大跌,秦森園林2月份累計跌幅近55%,跌成“1元股”,股價創出歷史新低。
也曾經歷復牌后大跌的浙伏醫療,正在二度沖刺北交所上市,這只個股一度重拾升勢,股價已經遠超發行底價。
多家企業終止北交所上市計劃
在經歷了一年的輔導期后,知行股份突然宣布終止北交所上市輔導備案,對于其中的原因,公司稱是鑒于公司戰略發展的需要,公司計劃重新規劃資本市場路徑。
資料顯示,知行股份處于根據制造業中的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公司主營業務為瀝青混凝土研發、生產及銷售,瀝青路面鋪裝和養護服務。從業績來看,2020年公司業績相當亮麗,2020年營收為3.67億元,凈利潤超過5100萬元,扣非后凈利潤為4810萬元,同比增長77%。
從去年業績來看,公司業績延續高增長,2021年上半年營收超2.7億元,凈利潤已經將近5000萬元,扣非后凈利潤為4633萬元,同比大增2.7倍。
近期,宣布終止北交所上市輔導的還有愛立方,這家公司同樣稱是鑒于公司戰略發展的需要,公司計劃重新規劃資本市場路徑。從業績來看,2020年公司盈利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滑,2020年凈利潤為1222萬元,扣非后凈利潤為516萬元,同比下滑逾六成。
曾加入北交所受理隊伍的聞道網絡、秦森園林、珠海鴻瑞等公司,先后宣布終止北交所上市事宜并撤回了上市申請,多數公司表示是出于未來戰略調整考慮,并結合對資本市場路徑的規劃。
多家公司在終止北交所計劃后經歷了股價下跌。人為峰1月12日宣布終止北交所上市輔導,1月13日該股下跌超14%,1月13日以來該股累計下跌了17%。知行股份今日下跌超7%。
(人為峰1月14日以來股價走勢圖)
停牌一年多后,聞道網絡于2月10日復牌大跌50%,2月累計跌幅近68%;秦森園林2月22日復牌當天下挫近36%,2月累計跌幅近55%,股價一度觸及1.1元創出新低,今日該股反彈近13%。
(秦森園林2021年6月9日以來股價走勢圖)
這些公司即將摘牌
部分企業終止北交所上市計劃后,在新三板的行動多樣化,一些企業對資本市場路徑作出了調整。
作為首家主動撤回精選層(現在的北交所)申請的公司,藍山科技正面臨著被終止掛牌新三板。據公告,藍山科技于2月22日收到了全國股轉公司的文件,全國股轉公司決定終止公司股票掛牌,原因是公司未能按照規定時間披露2020年年報。
根據有關規定,公司對終止掛牌決定存在異議的,應當在收到終止掛牌決定或者全國股轉公司公告發布之日(以在先者為準)起5個交易日內向全國股轉公司提交復核申請。
藍山科技3月1日晚間最新公告,公司未在復核申請期限屆滿前提交復核申請。根據《終止掛牌實施細則》的規定,公司股票將于2022年3月9日起復牌,并將于2022年3月23日終止掛牌。恢復交易期間,全國股轉公司對公司股票進行特殊標識,證券簡稱變更為“摘牌藍山”。
作為一只曾經的精選層概念明星股,藍山科技在二級市場成交相當活躍,2020年半年報顯示,公司股東人數超過1700戶。
(藍山科技2019年11月12日以來股價走勢圖)
匯通控股也將終止掛牌,不過公司是在宣布“轉道”主板IPO上市計劃后。2021年1月撤回精選層申請后,匯通控股于2021年11月啟動上市輔導。從精選層轉向IPO后不久,公司今年1月公開披露了終止掛牌新三板計劃,目前公司的摘牌申請已獲全國股轉公司受理,公司股票處于停牌中。
二度沖刺北交所IPO頻現
一些企業則在終止北交所上市計劃后,再度重新沖擊北交所IPO。
撤回精選層計劃將近半年,在北交所橫空出世后,浙伏醫療于2021年12月底宣布啟動北交所上市輔導。公司自稱達到北交所上市條件。
根據財報,公司2019年度、2020年度經審計的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孰低者為計算依據)分別為2449萬元,2919萬元,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分別為11.45%,11.9%,符合《上市規則》第2.1.3條規定的在北交所上市的財務條件。
二度沖擊北交所IPO,公司進展迅速。2月28日,公司披露了新的公開發行方案,公司計劃發行不超過2300萬股股票,發行底價為5.6元/股。相比前一次披露的方案,公司新的發行底價較之前的5.5元/股略有提高。
天松醫療終止輔導后,目前也正在二度進軍北交所IPO。今年1月中旬剛終止北交所上市輔導的天松醫療,在變更持續督導主辦券商后,公司于2月下旬宣布再次啟動北交所上市輔導。
同樣處于創新層的天松醫療,也稱符合北交所上市的財務條件,公司2019年度、2020年度經審計的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孰低者為計算依據)分別為3875萬元和3003萬元,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分別為25.50%和17.08%,符合《上市規則》第2.1.3條規定的在北交所上市的財務條件。
再度變身北交所概念股,上述兩家公司在二級市場上出現上漲行情,天松醫療今日上漲近9%;浙伏醫療今日上漲3.62%,收報8.3元,遠高于公司昨日公布的發行底價。
業內分析認為,投資北交所概念股,需要認真分辨企業的基本面,符合北交所上市條件的優質企業值得關注,而長期處于輔導的企業存在更大的不確定性。
來源:北證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