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預計,2022年的股票回購預期規模或將達到1萬億美元。
在美股動蕩之際,各大公司正在加速交易,趁勢回購大量股票,以求在增長放緩之時能夠穩定投資者的情緒。
據高盛數據顯示,今年迄今為止股票回購規模已經達到創紀錄的3190億美元,而2021年同期的規模為2670億美元。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現在甚至連新上市的公司也加入了股票回購的行列之中。
原本新上市公司會傾向于將現金用于推動公司增長,而不是向股東回報超額收益。但是在股價大幅下跌使得股票回購更具吸引力之后,它們也按耐不住了。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高盛結構性股票主管Michael Voris表示:
不同行業集團回購股票的廣度是我們幾年來見過的最高水平,而且數量有所增加......這更多是由于市場情況,而不是其他任何因素。
通常情況下,上市公司會通過股票回購的形式來減少流通股數量從而推高股價,提高每股利潤。而公司也用這種方式來表達對發展前景的信心,以此來提振投資者情緒。
而這種方式在股價大幅回調之際也有了更多的意義。
今年到目前為止,羅素3000指數成分股的平均股價已跌超30%,這使得認為自家股價被低估的公司可以用相同的價格回購更多的股票。同時隨著各公司持續與高企通脹和供應鏈緊張問題作斗爭,盈利增長預期也或將放緩,這也加大了股票回購的吸引力,使其或將成為一種增加盈利的方式。
富國銀行股票資本市場聯席主管Craig McCracken指出: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回購業務往往會在波動時期回升。由于(股價)出現下行趨勢,所以有充裕現金的人會尋找機會......這是潛在實力的一個體現,公司預計情況將繼續積極發展,因此他們使用現金來回購股票,而不是將其保留在資產負債表上。
根據對數據提供商Sentieo匯編的公司文件的分析顯示,除了增加回購授權(可能需要幾年時間)外,企業們還公開宣布了超過330億美元的加速股票回購計劃。
相較于2021年一季度,加速回購的規模已經比當時高出近四倍。并且,隨著公司們可能會從下個月開始公布今年一季報,規模或將進一步增長。
華爾街見聞此前提及,高盛分析師近期將2022年的股票回購預期規模上調至創紀錄的1萬億美元,比去年增長了12%。去年,企業回購熱潮推動標普500指數上漲了27%。
在這種背景下,基本面良好的公司率先邁出了一步。
上周五,美國大型天然氣公司股價平均上漲9%。其中美國最大天然氣鉆探商殷拓集團(EQTCorp.)和西南能源(Southwestern Energy)分別收漲超12%和16%。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總統拜登承諾增加美國對歐洲的液化天然氣出口,這標志著他對化石燃料的強硬態度進一步緩解,天然氣公司股價隨之飆升。
來源:華爾街見聞
作者:朱雪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