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市值一哥”貝特瑞30日盤后披露了年報。利潤增幅接近兩倍的喜訊,寬了價值投資者的心。
然而,受制于市場的整體調整,如今貝特瑞的股價較最高位時已跌去一半。期貨高手葛衛東高位套現了嗎?貝特瑞今年還有望高增長嗎?謎底馬上揭曉。
期貨高手葛衛東高位減倉
貝特瑞是一家研發驅動的企業,也是全球最大負極材料企業。2021年,新能源汽車需求飆升,拉動中國鋰電池產量翻倍,上游企業貝特瑞也是賺得盆滿缽滿:營業收入104.91億元,同比增長135.6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4億元,同比增長191.39%;扣非后凈利潤11.19億元,同比增幅238.17%。
作為北交所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貝特瑞備受大型公募基金寵愛,不過股東名單中最知名的還是做期貨起家、最近幾年又大舉建倉科技龍頭股的葛衛東。
2020年三季度,即貝特瑞精選層掛牌后兩個月,葛衛東就在二級市場買了827.98萬股,躋身第五大股東。隨后半年,北交所陷入較大調整,葛衛東持股不動。去年第三季度,北交所設立消息落地前后,葛衛東加了50.62萬股,至878.60萬股。
最新持倉顯示,去年四季末,葛衛東持股數為716.40萬股,四季度相對股價高位減持162.2萬股。去年11月中旬,貝特瑞股價大漲至最高198元后,當季成交均價在155元/股,最新價格已跌到100元左右。
此外,超級牛散張瑋則在去年四季度大幅加倉貝特瑞,期末持股855.93萬股,成為第四大股東。
大幅擴產為今年業績提供支撐
貝特瑞深耕負極材料20余年,市占率多年全球第一,龍頭地位穩固。最近幾年又切入高鎳正極材料,形成雙引擎驅動。去年,公司負極材料銷量超過16萬噸,實現營業收入64.59億元,同比增長104.96%;正極材料銷量超過3萬噸,實現營業收入36.51億元,同比增長250.36%。
擴產是行業當下熱點。2021年,隨著高鎳三元正極產能逐步投放并導入松下、SKI等下游優質客戶供應鏈,貝特瑞在江蘇常州建設的年產3萬噸鋰離子動力電池正極材料項目產能持續釋放。另外,公司與SKI、億緯鋰能共同投資的年產5萬噸高鎳三元正極材料二期項目正在抓緊及建設中。
同時,貝特瑞大力擴產最近幾年興盛的人造石墨負極材料,包括在寧夏建設10萬噸人造石墨負極材料一體化基地等。公司負極材料產能快速擴張,在建產能共26萬噸,是目前產能的1.8倍。預計2022年,公司產能和出貨有望實現高速增長,國內和海外客戶需求旺盛。
此外,貝特瑞稱,公司攻克固態氧化物電解質關鍵技術指標難題,成功通過下游客戶認可并實現小批量供貨,同時積極籌備放量生產線的建設。
硅碳負極或迎來爆發
貝特瑞是鋰電池行業唯一一家既有高鎳三元正極材料又有硅碳負極的材料企業。如果說,2021年是貝特瑞高鎳三元開花結果之年,是人工石墨謀篇大布局之年。那么,2022年,貝特瑞研發多年并已實現量產的硅碳負極就是看點了。
公司最近披露了一項對外投資,擬在深圳投資建設年產4萬噸硅基負極材料項目,項目預計總投資50億元。截至去年末,公司凈資產76.57億元,就是說,上述投資占凈資產的近7成。
為何重金押寶硅基負極?公司相關人士回復,看好未來。
貝特瑞2006年開始研發硅碳負極材料。公司主導制定了首個硅炭負極領域國家標準,2014年即通過三星驗證并批量松下等客戶,出貨量和技術儲備皆國內領先。
但是硅碳負極價格相對較高,現在出貨量很小。貝特瑞硅碳負極產能3000噸左右,已經處于滿產狀態。而高工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硅碳負極出貨量約0.9萬噸,占比負極材料出貨量2%。
但硅碳負極已經蓄勢待發。今年1月,特斯拉生產出100萬塊4680大圓柱電池,這標志著4680電池正式進入量產階段。據稱,4680大圓柱電池可以比較有效地降低電芯成本并且提升能量密度。
中信證券分析師袁健聰等認為,4680電池有望在特斯拉和頭部電池廠推動下迎來產業拐點,預計2023年迎來爆發,高鎳、硅碳等主輔材供應商將受益。
國泰君安分析師龐鈞文預計,在行業技術改進、規模效應和車企加速導入需求等因素的推動下,今年開始硅基負極滲透率將有望迅速提升。
貝特瑞在年報中稱,隨著高鎳三元材料NCM811、NCA及其他配套材料的技術逐漸成熟,硅碳負極搭配高鎳三元材料的體系成為未來鋰電池發展趨勢,硅碳負極材料產業化進程正在加快。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