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助調查3個多月后,澤達易盛(688555.SH)實際控制人林應,又被監管立案調查。
澤達易盛7月12晚間公告,當天收到證監會通知,林應涉嫌信披違法違規被立案調查。此前的3月18日,林應與該公司董事、副總經理、董秘兼財務總監應嵐,開始協助有關部門調查。
林應及澤達易盛被立案調查的具體原因,尚有待披露。第一財經6月29日在《獨家|專投空殼公司、資金去向不明,澤達易盛上億理財被誰“做局”?》的報道就已指出,澤達易盛通過成立兩個資管計劃的方式,將上億資金投向了一家注冊資金、參保人員至今為0的空殼公司。而這家公司投資的企業,同樣也是空殼公司。這些被投資的空殼公司,與林應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不僅如此,澤達易盛2021年還以采購名義,對外支付逾4400萬元的預付款,而預付款的支付對象,同樣與澤達易盛、林應配偶劉雪松勾連甚深。此外,由于應收賬款、資管托管涉嫌造假,其2021年年報也被審計機構出具了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實控人二次被查
今年3月18日,澤達易盛公告稱,林應、應嵐正在協助有關機關調查。5月13日,澤達易盛因信披違規而被立案調查。7月12日,林應又被調查。
公開信息顯示,澤達易盛成立于2013年,主要從事食品、藥品生產及流通領域的監督服務信息化和農業信息化的軟件開發、系統集成及技術服務,2020年6月在科創板上市。實際控制人為林應、劉雪松夫妻。
據公開披露,截至2021年底,林應及其一致行動人,共計持有澤達易盛49.39%的股份。目前,林應直接持股數量為270萬股,加上間接持有部分,合計持有728萬股,持股比例8.76%。此外,其-劉雪松截至去年底也持有澤達易盛2.7%的股份。
林應此次被調查的具體原因,澤達易盛未在公告中說明。但在此前,該公司的大額理財資金、預付款去向不明,以及應收賬款、資管托管涉嫌造假,已被審計機構、IPO保薦人出具了保留意見、無法表示意見的檢查報告。
澤達易盛投資理財,最早要追溯到兩年前。2020年3月、4月間,該公司使用不超過3億元閑置資金,投資理財、信托、資管計劃、股票等產品。
隨后,澤達易盛在2020年11 月、 12 月,與資管機構簽訂了鑫通1號鑫福 3 號兩個資管計劃的資產管理合同。然而,合同簽訂后不久,澤達易盛又于2020年12月到2021年12月, 鑫通1號、鑫福3號的投資類別,與資管機構三次簽訂補充協議,將兩個資管計劃的投資類別,從固收變為權益,風險等級、投資年限,也從R2、5年,變成了R5、10年,甚至在第三方補充協議中,一度將兩個資管計劃的委托總額,上調到50億元。
合同變更的同時,上述兩個資管計劃的實際投向,也變成了非標股權,且投資對象均為杭州和鑫商盈企業管理咨詢合伙企業(下稱“和鑫商盈”)。截至去年12月底,鑫通1號、鑫福3號的本金余額7000萬元、3000萬元,全部投向了和鑫商盈。
如此重大的合同變更,澤達易盛卻始終沒有披露。第一財經6月29日的《獨家|專投空殼公司、資金去向不明,澤達易盛上億理財被誰“做局”?》的報道就曾指出,和鑫商盈2020年12月底就已成立,澤達易盛2021年12月披露的理財進展,卻只字未提此事。
不僅如此,和鑫商盈至今仍是一家空殼公司。 和鑫商盈注冊資金1.3億元,其中76.92308%的出資額,由鑫通1號、鑫福3號的委托資管機構持有,但實繳資金至今仍然為0。
而和鑫商盈投資的兩家企業也是如此。成立后不久,和鑫商盈就在2021年2月25日、3月1日,投資了杭州鑰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下稱“鑰鈺信息”)、杭州厚盾貿易有限公司,并分別持股75%、66.67%,而這兩家公司實繳資金、參保人數同樣為0。
理財資金迷蹤背后,林應的身影也若隱若現。
第一財經調查發現,鑰鈺信息2020成為杭州匯鑫金投投資有限合伙企業(下稱“匯鑫金投”)股東,后者原股東為浙大網新易盛網絡通訊有限公司(下稱“網新易盛”)、鑫朗能源。而網新易盛曾是達易盛子公司。
根據澤達易盛招股意向書披露,林應曾于2012年3月至2014年8月,擔任網新易盛董事長。該公司的前身天津易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2013年1月收購網新易盛64.29%股權后,又在2014年10月全部轉讓給浙江趣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趣聯信息”)。而趣聯信息由澤達易盛出資成立,目前仍有部分股東在澤達易盛子公司持股。
同時,鑫朗能源、鑰鈺信息,還共同投資了杭州澤昕投資合伙企業。澤昕投資成立于2017年,當時鑫朗能源就出現在其合伙人名冊中。2020年1月,趣聯信息退出后,鑰鈺信息隨之進入,成為出資50%的合伙人。2012年5月至2018年1月,鑫朗能源的董事長,一直由林應擔任。
持股被凍結,資金鏈隱憂顯現
除了大額理財資金,浙江觀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觀滔智能”)、上海觀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觀錦智能”),還在2021年獲得澤達易盛大額預付款。這兩筆預付款的商業實質、可回收性,已被年報審計機構出具保留意見,IPO保薦人東興證券則表示無法表示意見。
根據披露,去年3月、6月18,澤達易盛分別與觀滔智能、觀錦智能簽訂4493.75 萬元、195萬元的設備、軟件采購合同。合同簽訂不久,澤達易盛就預付了4269萬元、195萬元的采購款。
東興證券5月25日出具的現場檢查報告稱,觀滔智能只交付了637萬元的設備,剩余3632萬元的設備尚未交付。向觀錦智能采購的軟件,目前在調試過程中,也存在不能履 約的風險。
上述兩家獲得澤達易盛大額預付款的公司,與和鑫商盈也存在聯系,而聯系雙方的紐帶,是和鑫商盈子公司鑰鈺信息的小股東陳艷。
可查信息顯示,持有鑰鈺信息24.75%股權,并擔任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兼總經理的同時,陳艷還擔任觀滔智能董事長,并持有浙鑫朗能源99%股權。
此外,觀滔智能董事顏志紅,自2012年到2020年,一直與劉雪松同時擔任蘇州浙遠自動化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下稱“蘇州浙遠”)任董事,而澤達易盛間接持有蘇州浙遠17.5%的股份,而兩人目前同為上海遠躍制藥機械有限公司股東。
按照澤達易盛股東大會授權,上述理財具體決策權由董事會行使,并由董事長在董事會閉會期間執行股東大會決議。而澤達易盛時任董事長正是林應。
大額理財、預付款流向林應曾持股的公司,可能與資金緊張有關。澤達易水7月6日披露,林應持有的公司100萬股,被司法凍結,占其合計持有持股的13.73%。被凍結的原因,則是債務糾紛。
根據杭州上城區法院出具的民事裁定書、協助執行通知書,因金融借款糾紛,光大銀行杭州分行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請求凍結林應等的銀行存款,或查封、扣押被 申請人相應價值的其他財產。由于林應正在協助調查,公司無法實時向其糾紛的具體情況。
財務數據打架,真實性存疑
不僅是大額理財資金、預付款,可能流向林應、劉雪松夫妻的關聯公司,澤達易盛還存在財務數據打架,真實性也存疑。
根據2021 年年報、東興證券現場檢查報告數據,澤達易盛及子公司向北京中科路創科技有限公司、金橋網絡等5家公司,銷售3050臺服務器、550套保密數據鏈儲存終端,計入當期營業收入 8001萬元、期末應收款和其他應收款合計 5818萬元。
按照澤達易盛的說法,上述應收款中,中科路創對應金額2846 萬元,金橋網絡對應金額 2972萬元,采購內容為1050 臺服務器。
而東興證券在現場檢查報告中稱,訪談中科路創時,對方稱澤采購的服務器未發貨,交易已取消,發票也已退回。金橋網絡則稱,采購的 1000臺 服務器交易已完成,但對1050臺服務器的采購合同不知情。
東興證券核查還發現,2021年,澤達易盛披露委托兩家公司托管1050臺服務器,對托管方接受訪談時確認并未實際托管。
作為科創板上市公司,IPO過程中,澤達易盛的科創屬性、客戶集中度過高、董事長曾被警示問題引起過多方質疑,并被質疑為拼湊上市。
按照規定,科創板上市的軟件企業,近3年研發累計投入,要達到同期營收10%以上。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9年,澤達易盛研發總費用在營業收入中占比為8.3%,并未達到10%的規定標準。
上市之后,上澤達易盛業績就持續下滑,2020年凈利潤同比下降3.41%。2021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8.67%,但凈利潤同比大幅下滑43%。今年一季度,其營收僅335.6萬元,同比大幅下降90.68%;凈利潤則虧損1902萬元,同比下滑29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