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國的移動互聯網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無論是技術還是市場規模,都開始領跑全球。而記錄這個風起云涌大時代的“載體”,也在悄然發生變化。不同于此前以文本和圖像為主,2017年,短視頻逐漸成為信息記錄、傳播、分享的主要方式之一,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
近日,36kr研究院發布《2017短視頻行業研究報告》,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的短視頻行業處于爆發式增長,僅第三季度,短視頻用戶使用總時長同比增速達311.3%,滲透率為4.1%,領跑其他所有細分行業。未來,短視頻領域空間巨大,下半場看點不斷。
短視頻行業生態:
頭部內容猛吸金、
有人將2017年稱為中國的“短視頻元年”,在高漲的碎片化娛樂需求和移動互聯網飛速普及的雙重推動下,短視頻因生產門檻低、傳播速度快、呈現的信息更豐富,迅速成為比肩甚至優于文字、圖片的主要內容載體,成為深受大眾歡迎的信息傳播方式,引發了“人人都愛短視頻”的全民UGC狂歡。另一方面,大數據及AI技術的發展為短視頻行業提供更多玩法,也推動了整個行業的內容沉淀和良性發展。
短視頻行業的炙手可熱,不僅吸引了眾多巨頭們的入局,也吸引了一批大大小小的內容創業者,初步構建起較為完整的產業生態。
在這其中,類似“一條”、 “二更”等具備優質內容持續產出能力和產品迭代能力的頭部內容創作者,受到資本市場的認可和追捧。報告顯示,2016 年市場65%資金投入到了短視頻內容創作方,垂直細分領域的短視頻內容更是達到76%。
而在變現的嘗試上,頭部內容生產機構也做了有益的嘗試,“二更”、“日日煮”等頭部短視頻機構紛紛將業務延伸到MCN。作為一種多頻道網絡的產品形態,MCN將PGC內容聯合起來,在資本的有力支持下,保障內容的持續輸出, 從而最終實現商業的穩定變現。
而2017年短視頻領域最矚目的現象,莫過于以社區類平臺為主的視頻平臺的崛起。其中,快手的“現象級”增長堪稱典型代表。
社區類產品的現象級增長:
快手的7億、1億和超1
縱觀整個短視頻行業,平臺類產品因功能不同可分為:滿足個人制作短視頻需求的工具類、滿足發現新鮮事需求的資訊類和滿足用戶社交需求的社區類。
其中,工具類短視頻是生成高質量內容的入口,易形成短時期的高并發流量,但其存在高度依賴外部分發平臺、難以沉淀內容等問題。報告稱,工具類短視頻現階段在國內發展空間極其有限。
而包括秒拍、西瓜視頻等在內的資訊類短視頻,通常情況下依托社交或資訊平臺并為其提供短視頻播放功能。報告分析,因創作門檻和心理門檻較高,先天存在用戶UGC創作動力不足的短板。
不同于以上兩類,在以快手、抖音、美拍等為代表的社區類短視頻平臺,因具備濃厚的社交氛圍和用戶UGC基因,2017年獲得了令人矚目的增長。
其中,快手的增長堪稱“現象級”,是短視頻風口下的一個行業樣板。短短一年時間,快手累計注冊用戶從年初的4億快速增長到7億,日活用戶超過1億,UGC每日生產視頻內容超1000萬條,用戶留存和粘性都處于行業前列。
根據2017年12月中國聯通發布《沃指數之移動應用APP排行榜》,快手APP是以28084萬人的月活躍用戶數排名第八,超越應用寶、淘寶和今日頭條。而在戶均月消耗流量排行榜中,快手全年穩居所有app首位。
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是,在今年聲勢浩大的跨年演講上,羅振宇和馬東不約而同地注意到了快手這款“現象級”的產品,從不同側面進行了解讀。
羅振宇在《時間的朋友》演講上稱快手是“高價值的連接器”,“那些最難被互聯網世界連接的人、最難被記錄的人,因為短視頻,被接入了這個時代。依托于快手這個去中心化的平臺,像這樣的普通人的作品才有機會被我們發現和認知。用自己的視角呈現自己的生活狀態,每一個普通的人和每一段被記錄下的瞬間,都在這個時代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創造出《奇葩說》等深受年輕人喜愛綜藝節目的馬東,則在《思想跨年》上從年輕人多彩生活談到快手。他認為正是因為有快手這樣的大眾、普惠的平臺存在,讓那么多生活在全國各地、不同職業、不同背景、不同年齡與愛好的年輕人,能夠將生活中精彩的片段、值得留念的瞬間等點點滴滴記錄下來,同時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正如馬東在晚會上所說的那樣,當帶著快手創業的初心重新審視這個平臺時,會發現曾經不會看或者看不到的生活,快手通過記錄、分享、存儲的技術,為我們展現了一個真實且又可愛的年輕人的世界,這也正是快手這樣的科技公司,為社會展示了記錄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