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股市場先揚后抑屢創調整新低的背景下,主動權益類基金今年前7月整體虧損。從業績表現來看,醫療健康主題基金依然領先,不過,7月份受疫苗事件影響,此類基金回調明顯。
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31日,今年以來主動偏股基金(普通股票型、混合型)平均跌幅超過5%,同期滬深300指數跌幅超過12%。
具體來看,今年前7個月凈值漲幅超過10%的偏股基金有19只,其中,富國精準醫療凈值漲幅為21.56%,富國新動力的凈值漲幅20.66%,匯添富醫療服務凈值漲幅為16.45%,此外,中郵尊享一年定期的凈值漲幅也超過了15%。
值得一提的是,醫療健康主題基金在前7個月的業績排名中依舊領先,今年以來凈值漲幅超過10%的基金中,有“醫療”、“健康”等字眼或者重倉醫藥健康股票的基金占比超過六成。
7月份,受疫苗事件等因素影響,醫藥股回調明顯,重配醫藥的基金當月跌幅居前,多只相關基金跌幅超過8%,尤其是7月下旬以來更是有十多只相關主題基金凈值跌幅超過10%。
“雖然今年醫藥的相對收益很可觀,但醫藥行業龍頭公司盈利在穩健的基礎上還有超預期的可能,而大量其他行業的遠期盈利預測在宏觀不確定下面臨下修的可能性,醫藥行業遠期估值的相對溢價率仍在可接受范圍內。”一位醫藥主題基金經理稱。
在醫藥基金風光的同時,成長風格基金收益慘淡,表現最好和業績墊底的主動權益基金間的差距較大。
數據顯示,截至7月31日,收益為負的基金數量超過七成,其中,跌幅超過15%的接近260只,跌幅在20%以上的超過60只,虧損最多的基金跌幅超過30%,與目前暫列首位的富國精準醫療收益率相差50多個百分點。
對于未來市場行情,有基金經理認為,當下市場的主要風險為內部去杠桿的脆弱期疊加中美沖突的輸入式風險。在這種基本判斷下,未來跟宏觀高度關聯的大部分行業,甚至經濟的主導板塊,都可能面對高度不確定的環境巨變,有穩定預期的行業將積聚在極少數板塊,市場風格很有可能進一步集中。
對于未來的投資重點,有基金經理認為,未來在外需可能受影響,市場流動性短期轉向正面可能性不大的預期下,消費類行業將仍是重點投資布局的領域。也有基金經理表示,在金融去杠桿的背景下,未來會規避傳統行業的投資,在成長性行業中優選個股,持股方向集中在醫藥、TMT、軍工等。
“從結構角度來講,我們還是堅持找一些看得長、看得遠,同時短期沒有特別大問題的細分子行業作為配置重點,仍以食品飲料、家電、醫藥等行業為主,將更重視個股的精選。”華南某基金經理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