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業務規則悉數落地之后,北京證券交易所(下稱“北交所”)距離正式開市運行再進一步——開市時間敲定,首批上市企業隊伍成型。
據全國股轉公司官網,恒合股份、科達自控、晶賽科技等10家公司股票,將于11月15日在北交所上市。至此,10只新股,和71只自精選層平移而來的老股,超80家企業組成的第一梯隊,將于下周集體登陸北交所。
開市倒計時,北交所能否快速成為定價合理,融資、交易功能活躍的市場?圍繞北交所二級市場交易、后續政策出臺,市場還有諸多關切。
記者從券商、私募機構處了解到,目前,伴隨業務規則落地,券商投行已進入篩選擬上市企業階段,而有申報意向的企業也正在做相應準備。
令投資機構高度關注的,是北交所開市之后的市場運行情況——降門檻帶來的流動性是否充沛、增量資金入場是否踴躍、是否會出現首日熱炒等。
首批上市公司隊伍成型
10+71,北交所首批上市企業隊伍基本成型。
據全國股轉公司官網11月10日消息,恒合股份、科達自控、晶賽科技、同心傳動、中設咨詢、志晟信息、中寰股份、廣道高新、大地電氣、漢鑫科技等10家公司股票,將于11月15日在北交所上市。
截至目前,精選層共有掛牌企業71家,將平移至北交所。這意味著,加上上述10家,首批北交所上市公司數量將超過80家。
數量之外,上述公司公告釋放出的另一重信號是,北交所開市日期明確。10月底,證監會發布了18件規章、準則及規范性文件,內容涉及北交所發行注冊、持續監管、再融資等;北交所發布了上市與審核4件基本業務規則及6件配套細則指引。上述業務規則的實施時間,均為11月15日,市場認為這可能是北交所正式開市日期。
“上述10只精選層新股集體‘官宣’將于11月15日在北交所上市交易,既符合提前三個交易日(T-3)的信披流程,也從側面明確了北交所將如期開市,穩定了市場預期。”北京南山投資創始人周運南說。
懸念揭曉之后,11月11日,新三板精選層大面積飄紅。截至當天收盤,板塊內71只個股,53股收漲,占比逾七成,13股下跌,5股持平。同輝信息、國義招標均逾10%,兩只百元股貝特瑞、連城數控當天成交額均破億元。
流動性備受關注
開市倒計時,各市場主體有何準備?對于即將開市交易的北交所,又關注哪些問題?
“現在券商的主要工作是按照規則、行業、財務篩選企業,符合要求、有意向的企業已進入到申報準備階段。” 太平洋證券投行部董事總經理王晨光告訴記者,目前,北交所開市前的各項規則準備都已完成,券商據此篩選擬上市企業。
多位新三板投資人士對記者表示,開市交易漸近,資金入場情況、市場流動性是其主要關切。
“北交所開市,市場最關注的焦點是市場增量資金。”周運南說,降門檻后,新開戶的北交所增量投資者,可能帶來的增量資金規模,是市場一大關注要點。
此前,北交所發布《北京證券交易所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試行)》,明確個人投資者準入的資金門檻為證券資產50萬元,機構投資者準入不設置資金門檻。北交所“20個交易日、50萬元”的個人投資者準入標準,與上交所科創板標準一致。
準入門檻與投資者參與度、市場流動性直接掛鉤,是新三板市場最為核心的指標之一。門檻調降,最直接的影響是市場參與者數量將大幅提高,投資者情緒得到提振。申萬宏源新三板首席分析師劉靖曾對記者表示,門檻降至50萬起,直接帶動投資者人數成倍增加。
除個人投資者外,北交所能否吸引更多機構投資者入場,帶來長線資金,備受期待。
“對存量公募基金以及即將公開發行的專精特新基金,尤其是北交所主題基金的入場充滿期待。”周運南說。
力量資本總經理朱為繹也對記者表示,北交所開市交易,資金因素最為關鍵。
“最重要的是資金。公募基金什么時候進來?公募產品批文什么時候下來?都是未來決定北交所走勢的重要因素。”他說。
長遠來看,北交所二級市場運行情況,也將對一級市場投資提供重要參考。
金長川資本董事長劉平安告訴記者,北交所發行方面的規定已經非常明確,開市之后的二級市場運行態勢,是其最關注的問題。北交所二級市場運行情況,將成為一級市場機構投資的重要參考。
“二級市場表現良好,一級市場的投資者才會勇躍投資。這兩個市場是相互促進的。”他說。
稅收、分拆上市政策待落地
有期待,也有觀望。
北交所開戶數持續增長,是否會出現首日熱炒的情況?此前多只精選層個股出現破發,北交所部分個股會不會在二級市場遇冷?
“最重要的是,北交所的股票在新三板掛牌期間有持續的交易。”申萬宏源研究所認為,與科創板、創業板相比,在北交所上市的公司整體偏小,風險相對大,且流動性偏弱,漲跌幅跨度較大,不利于資金炒作。
對于北交所開市表現,有北京地區私募機構人士對記者表示,10只新股的表現值得期待,如果其漲勢可喜,將會帶動老股有所表現。
市場各方在靜待開市的同時,還在關注北交所稅收政策、分拆上市規定的出臺情況。
稅收政策方面,主要涉及精選層企業平移到北交所,以及未來創新層企業到北交所上市,所涉及的二級市場個人投資者所得稅優惠政策;分拆上市方面,主要涉及新三板企業申請北交所是否需要先行符合分拆上市規定。
周運南表示,北交所開市時精選層整體平移到北交所,精選層二級市場個人投資者繼續免繳個人增值所得稅。而北交所開市后,對于投資從創新層到北交所上市企業的個人投資者,是否繼續執行免繳優惠政策,有待明確。
有業內人士分析,如果不發(政策規則),可能就是繼續執行精選層原有的政策。某私募機構人士表示,上述政策規定可能在開市之后陸續落地。“希望開市之后能把交易傭金再降一降,進一步激發投資者參與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