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記者來到首都體育場實地巡禮。據介紹,首都體育館作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短道速滑和花樣滑冰的比賽場館,其改造工程已于2020年12月完工,并經過多次測試活動,全流程、全要素檢驗,目前已具備辦賽條件。
外部如舊 內部換新
首都體育館此次改造,秉承“傳承保護、立足賽后、確保賽時、綠色科技”的改造策略,外觀從傳承保護出發沒有大的變化,依然保留著首都體育館作為區域標志性建筑的風采。內部采用了最新的聲光電技術,竭力打造“最美的冰”。通過在場館頂部懸掛36塊37平米的網格膜,從而在場館的頂部形成一個1332平方米的巨型投影屏幕,同時,在場地四角分別布設激光投影儀,將絢麗的燈光與優美的畫面投影至場館頂部的屏幕。
首都體育館內部除增加制冰功能,還建設了一塊31m×61m的多功能轉換標準冰場,滿足賽時短道速滑和花樣滑冰比賽需求外,還改造了除濕、送風系統,及看臺座椅等,座椅采取并列式排布,調整了腿部空間與座椅間距,保障場館賽時競賽環境,使現場觀眾觀賽體驗更為舒適。
采用環保制冰技術
首都體育館冰面采用了二氧化碳制冰的方式,據短道速滑競賽主任申鸰介紹,二氧化碳制冰技術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最環保的制冰技術,冰面溫差可控制在0.5度以內,熱能回收率高。這種制冷相比較傳統方式效能提升30%,而且制冷非常均勻,不會出現各個部位溫度不一樣的情況。
首都體育館還對制冷過程中產生的余熱進行了回收利用,每年可以節省100多萬度電,極大地提升了場館的綠色屬性。另據了解,首體園區共有4塊冰面采用了二氧化碳制冰技術,成為目前世界上二氧化碳制冷冰面最集中的區域。同時,申鸰表示場館內的冰場只需兩小時就能完成速滑和花滑兩種比賽的冰面轉換。(記者關子辰葛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