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據央視財經援引彭博社報道,美國化妝品品牌露華濃Revlon已于本周三向美國紐約南區法庭申請破產保護。
(資料圖片)
報道稱,截至4月底,露華濃公布的資產總額為23億美元,而根據周三的法庭文件,該公司總債務達到37億美元,其中包括2024年到期的票息為6.25%的優先票據。除此之外,該公司還有10筆未償貸款,總額約為26億美元,將在未來三年到期。
另根據露華濃2022財年一季度財報,截至2022年3月底,露華濃的長期債務為33.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22.7億元),加上短期借款等,累計負債300億元。
該消息隨即引發大量網友關注,相關話題“美妝品牌露華濃申請破產”也在短時間沖上微博熱搜榜前十。在該話題下方評論區,有網友提到,該品牌2020年大促時也曾說要破產,結果大家瘋買給救回來了,此次重提,不知結果會如何。
據了解,2020年11月,多家媒體報道顯示,露華濃已經與一家財務顧問合作,在債權人如不能接受公司重組提議的情況下,公司可能申請破產做準備。
彼時,這一消息還曾引發該品牌在國內不少老用戶的囤貨潮。不過,據報道,后來因得到了債券持有人的支持,消除了一筆關鍵債務,露華濃暫時免于傾覆。
公開資料顯示,露華濃于1932年在美國紐約成立,最初因生產指甲油被大眾熟悉,后來一路發展,到1940年已經成為美國第二大的美妝生產廠商。1955年,露華濃正式宣告上市,兩年后,又開始通過收購擴展品類,進一步發展業務。
談及露華濃與中國的緣分,還要追溯到1996年。彼時,露華濃進入中國市場,其中文品牌名稱出自李白描寫楊貴妃的《清平調詞》:“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而作為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國際品牌之一,露華濃在國內的發展并不理想。
據中國基金報報道,2012年,露華濃凈營收14.3億美元,在華業務只占公司整體業務營收的2%;2013年,露華濃在亞太地區的銷售額甚至出現了負增長。迫于經營壓力,露華濃在2014年2月退出中國市場。
談及露華濃在華發展受阻的原因,曾有業內人士指出,主要在于品牌定位不準確,在同一區間競爭品牌中不具優勢。與此同時,在中國市場策略不堅定,管理層頻繁更換,沒有明確的承諾和方案,完全依靠在國際市場的運作模式,導致入華的不適應。
不過,對于中國市場,露華濃并未完全放棄。兩年后,露華濃以電商形式回歸,并以含債務8.7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連續虧損三年的伊麗莎白?雅頓。
然而,此后的露華濃,卻陷入了連年虧損的窘境。財報顯示,2017-2021年5年時間,露華濃的凈利潤虧損總額接近15億美元。此外,在2022財年第一季度,公司凈虧損6700萬美元,同比虧損額擴大30.2%,仍未走出虧損漩渦。
現如今,債臺高筑的露華濃再次身處破產邊緣,已年近90歲的它,還能否如兩年前那般化險為夷?藍鯨財經記者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