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的現場談判正式開始。此次談判的藥品,涉及新冠藥、“抗癌神藥”等上百種臨床用藥。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醫保談判常態化進行,創新藥的談判規則和流程愈加清晰成體系,續約和新增適應癥降幅溫和,大部分創新藥品將實現以價換量。
1月5日,A股創新藥板塊大漲,艾力斯、百奧泰、長春高新等漲超7%。
(相關資料圖)
來源:Wind
涉及新冠藥、多款腫瘤及罕見病藥
國家醫保局此前公布《2022年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調整通過形式審查的申報藥品名單》,共343種藥品通過形式審查,包括目錄外的西藥和中成藥198個,以及目錄內的西藥和中成藥145個。通過率方面,目錄外藥品比例為60%,目錄內藥品比例為91%。
此次談判中,新冠藥、PD-1/PD-L1、全球首個腫瘤免疫雙抗、百萬一針“抗癌神藥”、罕見病Castleman病“救命藥”等多個熱門藥品的談判結果,備受市場關注。
PD-1/PD-L1方面,此次共計6個國產藥物參與談判。包括既往已進入醫保目錄的恒瑞醫藥的注射用卡瑞利珠單抗、君實生物的特瑞普利單抗、百濟神州的替雷利珠單抗、信達生物的信迪利單抗,本次將談判新增適應癥。此外,復宏漢霖、康寧杰瑞/思路迪/先聲藥業兩款新獲批PD-1/PD-L1參與此輪談判。券商預計,本輪PD-1談判可能較為溫和。
德邦證券認為,通過醫藥魔方樣本醫院數據分析,根據2022年前三季度銷售情況,恒瑞的卡瑞利珠單抗銷售額最好,其次是百濟神州的替雷利珠單抗,接下來是帕博利珠單抗和信迪利單抗銷售額基本持平。綜合來看,已納入醫保的4款國產PD-1單抗市場份額不斷提升。隨著后續各大適應癥納入醫保及產品降價,國產PD-1將進一步擴大國內市場份額。
康方生物PD-1/CTLA4雙抗卡度尼利為首次參與醫保談判。作為全球首個腫瘤免疫雙抗,該藥于2022年6月獲批,其上市彌補了二三線宮頸癌靶向治療的未滿足需求,并開啟了康方生物自主商業化的新階段。東北證券研報顯示,此前公司出臺的卡度尼利單抗價格方案顯示,該藥13220元/125mg/瓶,每次用藥為3瓶,每兩周給藥一次,疊加公司患者救助方案,該藥年治療費用預計不高于19.8萬元。
藥明巨諾的“抗癌神藥”CD19 CAR-T瑞基奧侖賽注射液(信諾達)也是首次參與醫保談判,能否進入醫保值得關注。據悉,瑞基奧侖賽是中國第2款CAR-T產品,每支定價129萬元,該藥目前獲批2個適應癥,分別為治療經過二線或以上系統性治療后成人患者的復發或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癌(r/r LBCL)與治療經過二線或以上系統性治療的成人難治性或24個月內復發的濾泡性淋巴瘤(r/rFL)。此次參與談判為第一個適應癥。
值得一提的是,與前幾輪目錄調整相比,本次調整向罕見病、兒童等特殊人群適當傾斜。西南證券研報顯示,本次通過初步審查藥品中,罕見病藥共計19個,包括百濟神州從EUSA Pharma引進的司妥昔單抗;脊髓性肌萎縮癥(SMA)治療藥物羅氏制藥的利司撲蘭口服溶液用散、賽諾菲用于治療法布瑞氏癥的注射用阿加糖酶β等。
此外,新冠治療藥物也備受關注。阿茲夫定、輝瑞新冠口服藥PAXLOVID(奈瑪特韋片/利托那韋片組合包裝)通過了此前的初步形式審查,不過,阿茲夫定此次參與談判的僅為HIV感染適應癥,新冠適應癥并未包含在其中。
一家藥企內部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藥品談判結果受多個因素影響,包括談判藥品所處的競爭格局、臨床療效以及產品的銷售現狀,企業也會根據上述因素進行具體考量。從往年的經驗來看,競爭格局較為激烈,產品將出現迭代更新的談判藥品降價幅度較大。
價格降幅預計較為溫和
醫保談判目前已趨于常態化。國家醫保局此前介紹,2018年以來,每年動態調整醫保藥品目錄共進行4次,四年累計調入507種,調出391種,目錄內的西藥和中成藥數量增到了2860種。其中,整合全國需求談判議價將250種新藥納入目錄,平均降價超過50%。
華創證券認為,從過去幾年醫保談判結果來看,醫保局的降價標準一直保持在較為理性的范圍內,首次談判品種的表觀平均降幅保持在40%-60%區間,兩次較大規模的續約談判平均降幅可控。
德邦證券認為,醫保準入模式已從過去營銷優勢導向轉向產品和價格優勢導向,藥品本身的獲益與成本比將成為準入核心,產品的質量和療效提升,臨床的需求程度,競爭格局等將共同決定醫保價格。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6月29日,國家醫保局發布《談判藥品續約規則》,簡化了創新藥續約流程,規范了續約藥品價格降幅。按照簡易續約程序,降幅最多可能只有25%。德邦證券認為,隨著醫保談判常態化進行,創新藥的談判規則和流程愈加清晰成體系,續約和新增適應癥降幅溫和,大部分創新藥品將實現以價換量。
針對首次談判產品,申萬宏源認為,在談判產品格局不斷優化的趨勢下,國產創新藥降幅也將更加理性,對于競爭格局好的稀缺產品,預期談判結果較為樂觀。
針對2023年創新藥板塊未來走勢,券商均較為樂觀。粵開證券認為,創新藥醫保價格政策邊際轉暖,行業景氣度有望進一步提振。建議密切跟蹤創新藥醫保談判進程,創新價值大、臨床效果優,具有成本優勢的大型藥企有望在激烈的談判中取得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