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長假持股過節還是持幣過節?
中國證券報記者1月17日通過第三方機構私募排排網進行的一份專題問卷調查顯示,在超過60家接受問卷的股票私募機構中,有多達64%的私募選擇重倉或滿倉過春節,僅有不足一成私募表示,將選擇輕倉或持幣過節。此外,對于春節后最看好的市場主線、板塊,新能源、泛科技等偏成長板塊則在私募業內人氣最高。
(相關資料圖)
超六成私募選擇重倉或滿倉過節
對于今年春節前持股還是持幣過節的“抉擇”,相關問卷調查顯示,有64%的私募選擇重倉或滿倉過節。相關機構認為,A股中級行情已經展開,節后大概率繼續震蕩上行。有27%的私募選擇中等倉位過節,其認為,市場結構性機會仍值得看好,但需適當關注防守。僅有9%的私募選擇輕倉或持幣過節,認為市場進一步上行空間有限,且長假期間外圍市場波動仍有較多不確定性。
暢力資產董事長寶曉輝表示,疫情對經濟活動和社會活動的影響越來越小,人民幣也在穩步升值,北向資金持續凈流入也彰顯外資對2023年中國資本市場的信心。此外,春節后社會活動和經濟活動將進一步活躍,該機構看好一季度的春季行情,將選擇保持相對高的倉位來積極捕捉節后的投資機會。
明澤投資基金經理郗朋稱,隨著疫情防控政策優化,出入境政策調整釋放積極信號,國內外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信心均顯著提升。在此背景下,隨著2023年A股上市公司的盈利預測逐漸上調,市場人氣升溫,市場結構性機會仍值得看好,但春節前仍需適當關注防守。他認為,國內經濟全面恢復會是循序漸進的過程,投資者對于2023年全球經濟增長率的預期也可能出現下調。
順時投資權益投資總監易小斌稱,春節期間將保持中等倉位,主要是基于對未來市場繼續向好的預期。不過考慮到節前已經出現拉升,為適當避免短期可能的回調,暫不會滿倉運作。
節后最看好這一主線
在春節之后A股市場的投資機會、市場風格、市場主線方面,相關問卷調查進一步顯示,有41%的私募看好新能源、泛科技在內的偏成長主線,在四個設計選項中占比最高;有32%的私募看好大消費、醫藥等板塊;此外有16%的私募認為,市場各板塊、各風格、各個主線將逐步輪動,當前階段市場整體機會相對均衡;僅有占比11%的私募看好金融、地產、周期等低估值板塊,支持這一板塊方向的私募機構比例最低。
寶曉輝稱,隨著經濟活動和市場情緒的修復,A股市場總體維持反彈向上的運行態勢,但是目前不同板塊間依然存在分化。寶曉輝預計,春節后A股市場將呈現板塊間輪動行情,最終各板塊在股價強弱上可能將呈現總體相對均衡的狀態,整體機會也相對均衡。
優美利投資總經理賀金龍稱,自2022年年末以來,市場行情表現出較強的行業輪動特點,并且具備“蹺蹺板”特征。在短期市場沒有非常明顯增量資金推動的情況下,存量博弈的延續,可能仍會使得節后A股表現為結構型行情。同時,按照歷史經驗看,過往多年春節前后A股成長板塊往往表現占優,但今年春節前A股同樣有“一些低估值行業配置性價比凸顯”的實際情況。因此后期市場在內部運行上,可能表現為機會均衡的輪動行情。
七成私募對兔年A股樂觀
從農歷兔年全年的A股表現來看,在受訪的逾60家股票私募中,目前有70%的私募對兔年A股行情持樂觀態度。其中,有14%的私募持“極度樂觀態度”,認為全年市場有望大幅上漲,不排除指數走牛的可能;占比近六成(56%)的私募對2023年行情持相對樂觀態度,認為雖然指數漲幅相對有限,但全年市場整體將震蕩走強。
此外,相關問卷調查還顯示,有23%的私募對兔年A股表現持中性態度,認為指數表現仍需邊走邊看,全年的投資重點仍在于聚焦市場結構性機會;有7%的私募對全年市場持偏謹慎觀點,認為內外部不確定性因素、風險因素較多,全年市場可能先揚后抑。
易小斌稱,經歷了2022年的調整后,農歷兔年的A股市場“機會多多”,無論是估值、流動性,還是風險偏好和政策支持力度,都將支持市場震蕩上行。但由于股票市場整體處于經濟復蘇的初期,行情會表現會“相對猶豫”,全年股指的上漲幅度可能因此受限。
寶曉輝認為,農歷新年A股市場在指數層面上,預計總體將呈現震蕩向上的走勢,但是指數全面走牛還需要經濟數據和內外部宏觀環境支持。從目前來看,相關時機可能還尚未來臨。 (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私募排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