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綜合 > 財經要聞 >

          全球熱點評!被騙1.75億美元!90后名門少女僅花了1.8萬美元 讓摩根大通成了金融圈笑話

          金融圈兒的笑話。


          (資料圖片)

          文丨張楠

          來源丨投中網

          先講個最近聽到的故事:某全球頂級投行投資了一家美國GP,某天一合伙人恰巧路過該GP辦公室,想著過去打個招呼,結果卻撲了個空,原因是這家GP壓根就沒存在過,地址也當然是偽造的。

          聽起來有點離奇是吧,我也這么認為,這個故事就您就當道聽途說,真實性還有待考證,不過前段時間摩根大通收購創業公司Frank,被騙1.75億美元已經是板上釘釘了,摩根大通的CEO Jamie Dimon(杰米戴蒙)已經親口承認,此次收購是個“A Huge Mistake”(巨大的錯誤)。

          雖然認了錯,不過面對分析師的問詢,Jamie Dimon還是為摩根大通的交易紀律和財務流程做出辯護,稱收購團隊對這筆交易進行了“大量的盡職調查”,作為美國最大的銀行,需要承擔風險,“不希望我們的公司因為害怕錯誤而什么都不做”。

          諷刺的是,盡管Jamie Dimon聲稱做了“大量的盡職調查”, Frank創始人Charlie Javice(查理·賈維斯)還是又往摩根大通的傷口上撒了一把鹽。

          她的律師辯稱,摩根大通在沒有進行適當盡職調查的情況下,倉促地收購了Frank,甚至還“倒打一耙”,在特拉華州法院起訴摩根大通,指責其“通過追求構思不佳的商業計劃,損害了Frank的價值”,具體來講摩根大通發現利用Frank開展業務,可能會侵害學生隱私,因此想通過訴訟要回支付的錢。

          “區區”1.75億美元,對美國最大的銀行來說當然不算什么,在我看來Jamie Dimon的辯護是才不負責任的說辭,現實才是摩根大通上頭的毒藥,面對對沖基金、其他銀行以及金融科技公司的競爭和創新,摩根大通早就殺紅了眼。

          比如為了應對金融科技公司的競爭,2022年的摩根大通已經將技術支出提高到了120億美元,此前Jamie Dimon也曾表示,希望收購更多專注于可持續投資和稅收問題的金融科技公司。

          一群可能是全世界學歷最高、最聰明、經驗最豐富的、年薪幾百上千萬美元的金融精英,在面對Frank宣稱的400萬貸款學生用戶集體失智,換句話說,這筆1.75億美元的收購是個“集體決策”,從立項到盡調再到財務,每個流程都符合摩根大通這個成立上百年大銀行的系統規范,沒人會為這筆交易真正負責。

          這讓我聯想到去年曾寫過的《VC假裝做盡調的藝術》,過去幾年VC所有的趨勢性變化都指向“技術”——更加快速、更加熟練、更加標準化、更加系統性地投出去,這導致盡職調查被技術性和結構性的忽略了,前者是個體的態度和能力問題,后者則更多是系統性的問題,許多造假投資人未必不清楚,只是迫于各種壓力選擇視而不見。

          摩根大通受騙始末

          2013年,受限于美國法律,摩根大通停止了私人的學生貸款業務,并且聲稱沒有重啟該業務的計劃,不過大學生群體作為理想的“準客戶”,再加上助學貸款的龐大市場,摩根大通顯然沒有真正放棄的道理。

          據新冠疫情之前的數據統計,助學貸款規模在全美國所有的貸款里排第二,僅次于房貸,70%的美國大學生都有助學貸款,平均每人3.7萬美元,如果加上其他的費用,一位研究生畢業,平均負債會達到7萬美元,相當于2021年美國的人均GDP。

          Charlie Javice算是出身名門,高中時已創立了自己的網站,嘗試將小額信貸用于社會公益,2013年,年僅17歲就被沃頓商學院錄取,主攻金融和法律專業,三年后Javice就從沃頓畢業。2016年,在經歷了一段不算成功的創業經歷后,Javice轉而創立理財規劃網站Frank,專注為傳統上被銀行忽視的學生、窮人等提供金融服務。

          Frank幫助高校學生使用人工智能技術進行學習和財務規劃,主要針對17-24歲的學生、24 歲以上的成人學習者以及中低收入家庭,在To C端,Frank宣稱可以幫助學生簡化貸款申請流程,時間從數小時縮短至數分鐘,為學生提供申請經濟援助的個性化規劃;To G,則宣稱可以節省數十億美元的學費。

          憑借出色的出身和教育背景,Javice也獲得了阿波羅公司的首席執行官馬克羅文以及美國-以色列基金 Aleph等個人和機構的投資,據外媒報道,Frank總融資金額大概2000萬美元。

          Javice這次創業大獲“成功”,僅僅3年時間,美國金融界就將她譽為“金融危機后重塑美國形象的神童”,在沃頓商學院的一段視頻中,稱她為“小額信貸一代的聲音”,在福布斯2019年“30 位30歲以下”榜單中,Javice也奪得一席之地。

          時間來到2021年9月份,摩根大通高調宣布,以1.75億美元收購Frank,以加深與學生及其家長的聯系,而這時Javice在LinkedIn上高調宣稱,“Frank已為6000所機構的500萬名學生提供服務,成為成長最快的、領先的大學生財務規劃平臺。”

          負責這筆交易的是大通銀行消費銀行業務,其負責人詹妮弗羅伯茨在接受采訪時說,“我們真的希望與我們所有的客戶建立終生、密切的關系,而Javice和她的團隊與學生群體建立了驚人的聯系。”

          事實上,這幾年摩根大通一直在收購類似的垂直服務平臺,比如此前曾完成了對餐廳評論服務平臺“The Infatuation”的收購,這些收購的目的很直接,即更深入地進入一些垂直領域,以期培養特定群體的忠誠度,進而挖掘其后續潛力。

          這下皆大歡喜,摩根大通付出1.75億美元拿下幾百萬名潛在客戶,Javice則搖身一變成了摩根大通的董事總經理,不光套了現,拿上了摩根大通的年薪,甚至還在摩根大通貸款100萬美元買下了邁阿密的一套高檔公寓。(JP Morgan:???)

          然而好景不長,去年12月摩根大通以用戶數量造假為由起訴Javice以及Frank的前增長與收購主管Olivier Amar,指控Frank宣稱的400多萬用戶,實際只有大約25萬。

          怎么發現的呢?原來是摩根大通收購之后也想測試下效果,就隨機給20萬名用戶的注冊郵箱發送開戶廣告,結果大部分郵件都被退信,只收回了103份申請,103/200000,這點擊率太不正常了,于是乎啟動內部調查,才發現了Frank的驚人造假。

          這位就問了,收購完成才發現,早干嘛去了?原來摩根大通倒也不是這么好糊弄的,在收購之前也想驗證Frank425萬名用戶的真實性,但Javice表示這會泄露學生隱私,摩根大通雖然眼饞但也不想惹事兒,因此雇傭盡調公司Acxiom對Frank進行盡職調查。

          25萬的用戶被自己吹到400多萬,這就該輪到Javice整活了,她先是找了自己公司的技術總監要求創建虛假的用戶和信息,被一口回絕后又找到了一位數據科學教授,果然科學技術才是第一生產力,Javice只支付了1.8萬美元,這位教授就使用“合成數據”技術幫助Frank創建了400多萬個假賬戶。

          與此同時,負責增長的主管Amar花了10.5萬美元,從ASL市場營銷公司購買了200萬個包含郵箱的學生信息,可這么一算,郵箱還是不夠怎么,那還是上科技與狠活兒,Amar又花了7萬美元,從另一個第三方機構找來了190萬個郵箱。

          有了第三方的盡調報告,摩根大通更覺得撿到寶了,不光花1.75億美元收購Frank,還讓Javice擔任了MD董事總經理,擔任數字產品團隊的學生解決方案負責人,不光有近千萬美元年薪,只需要呆滿一年還能再拿2000萬美元。

          金融圈兒的笑話

          至此,我們大概還原了Frank造假的圖景,沒有任何掩飾赤裸裸的都是科技與狠活兒。要說全世界快速增長的經濟體,不管是中國還是美國,善于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和資源,再加上優異的智商和教育背景,在聯合VC/PE組局的投機者不在少數。

          我能理解,這其實是不少創業者和VC/PE的生存模式,尤其是在今天大家都更了解、尊重周期以及市場趨勢的情況下,浮躁乃是一種必然,但這樣的環境下,必然不乏像Javice這類敢于突破“潛規則”的更瘋狂的投機者,用假視頻忽悠投資者的nikola、因詐騙獲刑十余年的壞血女主、瘋狂挪用資金視投資者和法律為無物的FTX神童,讓瑞信上頭忽略盡調以至于狂虧近百億美金的Greensill……

          但這些突破底線的人并非全無破綻,我此前為寫那篇《VC假裝做盡調的藝術》,曾看過一本關于盡調的并不算高明的書,作者是一家美國盡調公司的老板,也是一位前CIA特工,內容主要是吹噓這位特工老板如何通過過往的一些蛛絲馬跡,判斷出被投公司創始人有諸如吸毒、詐騙、不誠信之類的前科,從而幫投資人避免潛在的損失。

          歸根結底,盡調的原則是審慎,字面意思是周密而慎重,我理解就是調查要周密,結論要慎重,如果摩根大通在對那“400多萬用戶”動念的同時,能同時關注到Javice過往的一些行為和報道,相信收購的這個結論不會下得如此輕浮。

          比如Frank曾遭到美國政府部門的多次指控。Frank剛上線的網址是“frankfafsa”,多出來的這個“FAFSA”指“聯邦學生援助免費申請”,這讓美國教育部指控,Frank可能會誤導客戶,讓他們以為Frank是隸屬于美國政府的網站。2018年Frank被迫更改網址,并明確表示并非官方合作伙伴。

          2020年,美國兩黨國會議員呼吁聯邦貿易委員會 (FTC) 調查弗蘭克的“欺騙行為”——擔心它“在學生中制造虛假的希望和混亂……并且可能會使用從被誤導的學生那里收集的數據來賺取利潤”。

          上面這兩項指控可能不算什么大問題。大約在2017年,Javice的聯合創始人Adi Omesy在以色列起訴Javice挪用工資,不過后來Adi Omesy得到了補償,事件并沒有發酵,管理層穩定性和創始人品格的問題被遮蓋了。

          Frank的早期員工也曾經向福布斯爆料,Javice在平臺剛開始運行時,在幾乎沒有用戶的情況下就對潛在合作伙伴表示,已經有數千名學生注冊,員工表達了異見后,Javice直接把他們解雇了,并表示“This is how it works, you fake it "til you make it”。

          再往前,Javice曾公開表示她為了留在學校,拒絕了Thiel獎學金,但負責監督 Thiel 基金會的資助 Michael Gibson卻表示,“她從來沒有獲得過Thiel獎學金,她四處這么說讓我們很困擾。”

          這些也許只是Javice另一面的冰山一角,回到那本前CIA的盡調書,雖然文字乏味又有大量的自我吹噓,但我能發現,實際上不少盡調線索,都是從創始人的發小兒、前員工、前合作伙伴等“邊緣人群”出發的,這可能和CIA破案的方法類似,一個人不可能對所有人隱藏自己。

          當然就算盡調能化解前置風險,交易也要靠合同和法律來維護,詭異的是摩根大通這么在意這400多萬用戶,竟然沒有在收購協議中體現針對這些用戶真實性的具體條款,要說這里沒有鬼反正我是不太相信。因此摩根大通雖然是受害者,但真不值得可憐,要不然金融圈都把這事兒當個笑話看呢。

          關鍵詞: 摩根大通 frank javice
          最新動態
          相關文章
          全球熱點評!被騙1.75億美元!90后名門...
          世界播報:A股低開低走:三大指數均跌超1...
          爽約!商戶提現承諾未按時兌現,再延期...
          A股指數走弱:滬指、深成指雙雙跌逾1% ...
          今日播報!認養一頭牛模式之爭:或涉“傳...
          長城汽車2022年營收1373.51億,品牌資源...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在线观看一级毛片| 国产精品20p|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 欧美综合中文字幕久久| 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999| 18美女私密尿口视频| 巨大黑人极品videos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两个漂亮女百合啪啪水声| 樱桃视频影院在线播放| 亚洲视频国产精品| 综合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影片中文字幕| 3d性欧美动漫精品xxxx| 女人洗澡一级特黄毛片| 中文字幕精品在线视频|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不卡 | 婷婷四房综合激情五月在线| 久久婷五月综合| 欧美在线看片a免费观看| 人妻妺妺窝人体色WWW聚色窝| 美女被免费视频网站a国产| 国产小屁孩cao大人| 色狠台湾色综合网站| 在线观看www日本免费网站| 一色屋精品视频任你曰| 日本亚洲色大成网站www久久|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厂| 欧美黄色片网址| 免费a级毛片大学生免费观看| 美女的让男人桶爽网站| 国产免费黄色大片| 色五五月五月开| 国产精品热久久无码AV| 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人妻蜜柚 | 国产绳艺sm调教室论坛| fuqer2018| 婷婷五月综合激情|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 国产主播一区二区| 97碰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