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主持人:魯婧涵
9月27日至28日,鳳凰衛視、鳳凰網聯合多家機構舉辦的“鳳凰灣區財經論壇2023”將在香港、深圳同步舉辦。廣邀海內外政府官員、專家學者、行業精英圍繞大灣區建設、中國經濟、全球經濟等話題展開討論。在論壇開幕前夕,鳳凰網財經聯合中國基金報推出《灣區風云錄》系列訪談,本期對話經濟學家、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發展研究院院長何帆。
談到生成式人工智能對就業市場的沖擊,何帆向《灣區風云錄》表示,這里面存在一個誤區,“就是大家關心的都是哪些職業會被替代。其實絕大部分職業是不會被替代掉的。因為職業主要是一個功能,就這部分人是為了干什么。這個功能還會存在,但實現這個功能需要的技能會變化。”
何帆舉例:“比如戰士,這個功能是要找人打仗,這自古以來都有,但軍事技術在發生變化,所以會用弓箭的就被會用槍的代替了。現在又有無人機,無人機又會代替原來的坦克等等。所以能被替代掉的是技能,而不是職業。”
“未來記者這個行業會不會被替代?不會的。但是未來會用人工智能的記者會替代不會用人工智能的記者。程序員會不會被替代?也不會,但是能夠和人工智能更好合作的程序員可能真的會替代掉其他程序員。”何帆說,“所以每個行業要關心的問題都是當人工智能來了之后,我能不能跟它合作?”
以下為直播對話節選:
《灣區風云錄》:今年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術趨勢,就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發展。大家都很關心人工智能對自己行業的沖擊,那您覺得人工智能對就業市場的沖擊有多大?未來哪些行業或者崗位的就業前景比較好呢?
何帆:我覺得大家在談論人工智能的時候有一個誤區,就是大家關心的都是哪些職業會被替代。其實絕大部分職業是不會被替代掉的。因為職業主要是一個功能,就這部分人是為了干什么。這個功能還會存在,但實現這個功能需要的技能會變化。比如戰士,這個功能是要找人打仗,這自古以來都有,但軍事技術在發生變化,所以會用弓箭的就被會用槍的代替了。現在又有無人機,無人機又會代替原來的坦克等等。所以能被替代掉的是技能,而不是職業。
未來記者這個行業會不會被替代?不會的。但是未來會用人工智能的記者會替代不會用人工智能的記者。程序員會不會被替代?也不會,但是能夠和人工智能更好合作的程序員可能真的會替代掉其他程序員。所以每個行業要關心的問題都是當人工智能來了之后,我能不能跟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