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魯婧涵
9月27日至28日,鳳凰衛視、鳳凰網聯合多家機構舉辦的“鳳凰灣區財經論壇2023”將在香港、深圳同步舉辦。廣邀海內外政府官員、專家學者、行業精英圍繞大灣區建設、中國經濟、全球經濟等話題展開討論。在論壇開幕前夕,鳳凰網財經聯合中國基金報推出《灣區風云錄》系列訪談,本期對話經濟學家、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發展研究院院長何帆。
(資料圖片)
目前正值中國大學的招生季和畢業季,大學新生應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專業?畢業生應該如何擇業?現在是年輕人買房的好時機嗎?為什么現在青年單身率越來越高?
在《灣區風云錄》直播中,何帆談到了大學生送外賣的現象,何帆指出,這是因為大學的專業設置跟社會需求不匹配。“我這兩年也采訪了一些職業學校,像這些中專的學生,或者有一些比較實用技能的大專的學生,他們其實就業壓力就沒有那么大。”他說。
何帆建議,大學生不要迷信專業,而要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天分,拆分專業為技能,并進行技能的混搭,以提高自己在未來職場中的競爭力。他強調,現在最重要的不是找工作,而是找事。找事就是找到自己感興趣、有天分、有社會需求的事情,并在這個事情上持續學習和成長。
面對當前社會發展的現狀,何帆認為可以挖掘五大紅利——補鏈者紅利、騰挪紅利、生活家紅利、時空穿越紅利、終身學習者紅利。
何帆向《灣區風云錄》表示,中國人既經歷了貧窮又經歷了經濟高速增長,這是一種獨特的優勢,我們可以幫助發展中國家實現經濟發展,同時也獲得自身的收益。
對于人工智能的發展對就業市場的沖擊,何帆指出,人工智能不會替代絕大部分職業,而是替代一些技能。他建議大家多去了解和使用人工智能,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競爭力。他還表示,人工智能的發展會帶來一些轉型的陣痛,需要注意不要站在人工智能的對立面。
關于買房,何帆認為買房的黃金法則已經不適合年輕人。他建議,年輕人買房要根據自己的收入情況和想法,不要指望房價不斷增值。他說,很多年輕人已經放棄了在一線城市買房的想法,因為他們覺得租房更靈活、更劃算。
談到單身率越來越高,何帆分析,年輕人不結婚的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女性經濟地位的提高,她們有了更多的選擇;二是經濟壓力大,養活孩子的成本高。他預測,未來愛情、婚姻和生育的組合會更加多元化。
以下為直播對話精要:
01、何帆談大學生送外賣:現在很多專業設置和社會脫節
《灣區風云錄》:最近很多報告指出,現在勞動力市場存在的一種結構性錯配,就是大學生找不到自己想要的工作,但是公司和工廠也招不到合適的人才。這種問題應該怎么解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