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房地產板塊走弱,行情再次來到“十字路口”。
(資料圖片)
近期,樓市政策暖風頻吹,沉寂多日的房地產板塊變成了“香餑餑”,不少重倉地產股的行業主題基金明顯“回血”。受利好政策影響,市場信心逐漸回暖,房地產板塊估值修復動力較強,而二季度不少公募基金已提前“埋伏”,其中不乏明星基金經理積極布局。
地產股再臨“十字路口”
8月18日,A股三大指數集體回調,房地產板塊跌近2%。多空雙方在激烈博弈。
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房地產板塊7月中旬以來強勢反彈,并在8月初達到階段性高點,期間的多個交易日漲超2%,單日最高漲幅達6.11%,隨后行情開始震蕩調整。截至8月18日收盤,該板塊近一個月累計上漲約10%。
具體來看,渝開發、光明地產、首開股份等中小型房企漲幅居前;部分前期股價已接近或跌破1元的個股,也成為了本輪上漲的“急先鋒”,其中金科股份、榮盛發展、津濱發展等漲幅居前。
不少重倉地產股的行業主題基金明顯回血,多位長期堅守地產股的基金經理收獲頗豐。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18日,有8只基金累計上漲超10%。
其中,布局地產板塊的陳小鷺管理的工銀國家戰略主題以約11%的漲幅領跑,同為他管理的工銀核心機遇混合、工銀產業升級股票均位列前茅,南方、華夏等多只中證全指房地產ETF緊隨其后。
此外,工銀瑞信鄢耀、永贏基金李永興、景順長城韓文強等多位地產板塊“守望者”,旗下產品均表現出色。
某頭部公募基金經理表示,近期地產板塊上漲主要由于政策對樓市定調出現積極變化,并釋放了城中村改造等需求端利好。本輪行情的主要特點是預期驅動,中小型房企、城中村改造等相關個股表現最為突出。
排排網財富研究部副總監劉有華表示,在政策扶持、估值處于歷史低位,疊加盈利改善的預期等多重利好下,帶動了近期房地產板塊的持續走強。
公募基金提前“埋伏”布局
二季度房地產板塊的基金持倉比例仍處低位,但依然有不少基金提前“埋伏”布局,其中不乏明星基金經理管理的產品。
業內人士稱,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陸續出臺,有望拉升下半年公募基金對該行業的配置熱情,當前的低位配置也為后續的增持打開了空間。
Wind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房地產板塊的公募基金持倉總市值為710億元,環比下降7.2%,市值連續三個季度環比下降。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對地產板塊的配置比例從一季度末的1.19%下降至1.14%。
盡管整體配置比例下降,但仍有不少地產股在二季度獲大手筆加倉。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二季度末,招商蛇口獲158只基金重倉持有6.07億股,二季度獲公募基金對其的加倉達9154.21萬股;華僑城A、綠地控股也分別獲公募基金加倉2023.86萬股、1393.94萬股,濱江集團、新城控股、上海臨港的加倉量均為百萬股級別。
其中,明星基金經理謝治宇等管理的興全趨勢投資持有8106.72萬股招商蛇口和1.26億股保利發展。該基金還在二季度大手筆增持1499.98萬股招商蛇口,“霸榜”加倉梯隊。鄢耀管理的工銀金融地產也增持了超1000萬股招商蛇口。
百億基金經理吳遠怡等掌舵的廣發價值核心二季度加倉超700萬股的越秀地產;韓文強管理的景順長城致遠增持了972.3萬股越秀地產,還加倉了1106.23萬股濱江集團。
基金人士把脈后市機會
在本輪行情之前,房地產板塊曾在2022年11月初迎來為期一個月的較大漲幅。上一輪行情該板塊累計上漲約20%,本輪行情能否趕超上一輪?
對此,北信瑞豐基金經理龐文杰表示,與去年11月相比,兩輪行情在預期層面有很大不同,去年11月是預期疫情政策調整后,經濟基本面好轉帶來房地產銷售預期的好轉。本輪行情的預期是政策的托底和改善,使房地產行業的風險因素得到緩解。
酷望投資總經理楊如意認為,相較于上一輪行情,本輪的政策導向顯然更為明確和堅決,如央行對于存量房貸利率的表態,已經從過去的“支持和鼓勵”調整為更為積極的“指導”。這樣的明確政策導向無疑給市場注入了更大的信心,使得參與者有理由相信未來的市場環境將更加穩定。
隨著利好政策不斷落地,當前房地產板塊估值修復動力較強,但眼下行情復蘇再次來到“十字路口”,不少基金人士對后市投資機會的看法不一。
順時投資權益投資總監易小斌表示,近期行情回落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政策定調和落地之間是政策真空期,二是知名房企出現風險事件對市場信心有一定沖擊。不過,近期的板塊修復機會依然存在,未來房地產行業的機會或以結構性行情為主,一是“剩”者為王的頭部房企,二是主題性行情,比如城中村改造的機會。
“長期看,地產總需求已經發生了趨勢性的改變,整體板塊性的行情應該很難出現,更多的還是體現為龍頭企業市場份額的提升,未來不同質地的公司走勢分化將是長期趨勢。”龐文杰表示。
編輯:張祉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