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蕾)11月14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調升1008點至7.0899,創下2022年9月27日以來最高,升幅為2005年7月22日以來最大。招商證券研究發展中心戰略研究部副總經理謝亞軒接受中新經緯專訪時表示,中國經濟基本面穩健是人民幣走強的基礎和根本原因;而美元指數顯著回調成為人民幣匯率急升的直接主因。
【資料圖】
人民幣陡升因兩大因素
過去短短兩個交易日中,美元指數連續重挫,從11月10日開盤的110.4279到11日報收106.4192。
謝亞軒表示,美國10月CPI數據同比上漲7.7%,為2022年1月以來最低水平。通脹數據回落使得市場對美聯儲加息預期程度放緩,推動美元高位回落,對人民幣匯率產生了較為明顯的傳導機制。
“從中國經濟基本面角度看,今年以來的貿易順差會在第四季度逐步結匯,對人民幣匯率形成基礎支撐,這是根本原因。”謝亞軒表示,到2023年初,貿易順差結匯的季節性支持作用與美元指數震蕩回落這兩因素將繼續對人民幣匯率產生支撐。
人民幣匯率波動幅度明顯增強
2022年以來,人民幣匯率波動幅度明顯增大。謝亞軒認為,這是人民幣匯率市場價格發揮市場調節作用的體現。
“今年以來,無論是烏克蘭危機還是新冠肺炎疫情反復,對中國和世界經濟都產生了重大沖擊,且從外圍來看,美聯儲加息力度一度超越市場預期。歐元、日元等世界各國匯率都產生了較大波動。”謝亞軒表示,這種情況下,人民幣匯率波動是市場發揮調節作用的重要體現。
謝亞軒認為,從2022年人民銀行采取的措施來看,當前人民幣匯率水平處于合理均衡位置。因此,市場匯率圍繞均衡匯率水平容易出現有漲有跌的寬幅震蕩走勢。人民銀行亦有充足手段防范匯率無序波動。
2022年4月份以來,人民幣匯率一度走貶,其間過度震蕩之際,人民銀行均祭出相關宏觀審慎工具。如自2022年5月15日起,下調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由9%下調至8%,9月15日起又再次下調至6%;自2022年9月28日起,將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從0上調至20%;10月25日人民銀行、外匯局決定將企業和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1上調至1.25。這些工具只是將此前宏觀審慎工具反向再用一遍,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不能憑此猜測人民銀行會對人民幣匯率在什么樣的價位進行干預,幅度容忍程度怎樣;但是毫無疑問,人民銀行會根據市場情況采取一定宏觀審慎措施,防止市場無序波動。”謝亞軒說。
外貿企業應更關注主業
謝亞軒表示,對于參與國際貿易的實體經濟企業而言,匯率寬幅波動的情況下,一般都會超出相關企業的駕馭能力,因此企業須進一步聚焦主業。
他認為,外貿企業沒必要過度關注匯率,應將應對匯率波動的工作交給商業銀行等更具有匯率管理經驗的專業團隊來做,通過外匯掉期交易等衍生品來更好對沖匯率風險。
“人民銀行、外匯局近年來一直強調匯率的風險中性。尤其是在匯率波動幅度增加的情況下,保持匯率中性的態度,可能是實體經營企業的最佳選擇。”謝亞軒強調。(中新經緯APP)
本文由中新經緯研究院原創,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孫慶陽